Web2.0似乎已走入了窮途末路,但是,業界的概念卻層出不窮,Web2.0的傷痛還沒徹底痊愈,手機2.0又來了,據了解,現在很多企業又緊緊地盯住了手機2.0的商業機遇。然而,手機2.0會得到風險投資商的青睞嗎?
Web2.0已進入寒冬時代
從風險投資商的青睞、媒體的追捧到現在的裁員、風險投資的撤離,似乎是一夜之間的事。最開始是國內Web2.0的急先鋒博客中國連連裁員,后來是敏思博客的倒閉,隨后,視頻互聯網領軍公司新傳國際宣布裁員降薪,再后是光芒國際宣布對市場及內容部門進行調整,裁員近30人;之后,磊客中國、千橡等公司也紛紛跟進,加入到這場轟轟烈烈的大瘦身行列中來;緊接著MySee總裁高燃、大旗網總裁兼總編輯馬曉霖離職……一時之間,Web2.0的從業者人人自危。
專家認為,目前的Web2.0網站還沒有形成自己成熟的盈利模式,并且由于同類企業在這一塊形成“扎堆”現象,使得所拓展新互聯網用戶的忠誠度一直不容樂觀,再加上資金實力有限,很多時候嚴重缺乏后續發展資金,面對諸如雅虎或google的后發包抄,這些公司的成長空間不斷被壓榨,發展前景堪憂。
風險投資商逐漸撤資
目前,資本對于Web2.0的態度也逐漸由青睞有加轉為撤離或者謹慎觀望。據創投公司華興資本的數據顯示,2006年上半年,國內VC投資多達5億美元,其中相當大的部分都集中在互聯網領域,包括奇虎、千橡等公司都是受益者。而進入下半年后,VC對國內互聯網的熱情卻驟然降溫,鮮有千萬美元級別的投資個案。這似乎宣告了自2003年發軔、2005年蓬勃發展并且于今年年初達至頂峰的Web2.0,已經偃旗息鼓并提前進入了嚴寒的冬天。
百度CEO李彥宏表示,Web2.0沒有商業模式,卻有大量的風險投資涌入,這就像2000年初的網絡泡沫一樣可怕。業內人士表示,投資Web2.0的風險很高,投資環境也在惡化。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VC正逐漸把目光拓展到一些傳統行業上來。另外,智脼創投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呂強對此表示,對于Web2.0,現在VC都比較理性,VC的投資正步入相對的冷靜期和沉默期。
手機2.0進入視野
正是在Web2.0走向沒落之際,手機2.0又走進了業界的視線。據了解,手機2.0不似Web2.0那么浮躁。因為對Web2.0比較熟悉的國際風險投資,對有中國特色的手機應用并不了解,而目前這種相對“清凈”的融資環境,也使2.0的手機內容創業者能靜下心來扎實做事。
然而,有關專家也擔心,手機2.0事實上是對Web2.0的復制和模仿,手機和移動網絡的固有局限性決定了許多Web2.0服務如果不加以變通適應這些局限性的話,將不會良好運行。另外,手機領域的競爭門檻相對較高,而且手機上的營銷和互聯網營銷很不一樣,從用戶到手機終端制造商,以及運營商,整個產業鏈都不同,這需要時間積累真實的用戶和流量。最后,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是手機2.0對3G的依賴,但眾所周知,3G在我國有著太多不確定因素,這也大大地影響了手機2.0的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