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間嶄新的硅谷辦公室里,三個互聯網企業家正率領著一家新興的小公司,躊躇滿志地進行著一項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打敗全球頭號搜索引擎谷歌(Google)!有著這樣想法的企業還不止一家。據《紐約時報》1日報道,在硅谷,每個小企業都夢想著超越谷歌。
這家叫Powerset的硅谷新秀計劃開發出一種搜索引擎,用戶只要在搜索框內隨便用英文輸入一個問題,就可以立即找到答案,而且比在其他任何一個搜索引擎上找到的更詳細、更準確。在一些外人看來,它的野心未免太大了點,而它的經營者卻不這么認為。他們設法讓硅谷的投資人相信,Powerset就是下一個互聯網2.0時代的寵兒。該公司最主要的投資者說:“市場上的確有一部分人以為我們瘋了。不過2000年谷歌剛起步的時候,有些人也以為它瘋了。”
像Powerset這樣的公司還有不少。就在谷歌、雅虎和微軟三巨頭鏖戰搜索引擎市場的同時,Hakia、ChaCha、Snap等眾多后起之秀也紛紛加入這場激烈的爭奪。據統計,從2004年年初開始,風險投資公司在79家新興的網絡搜索企業上投入了近3.5億美元。《紐約時報》認為,這種群雄逐鹿的局面充分顯示,人們已恢復了對硅谷等老牌科技中心的信心,互聯網正醞釀著一場新繁榮的到來。這種新型的互聯網經濟好比一個萬事萬物都圍繞搜索引擎公轉的行星系統,而谷歌正顯著地處在該系統的中心位置上。
谷歌的成功向世人證明,把搜索和廣告相結合,就會帶來大筆利潤可觀的生意。IT業的精英們都想從中分一杯羹。“人們對搜索的迷戀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高科技投資家戴森表示,“谷歌=搜索=廣告=金錢的公式深入人心。每個人都在拼命效仿,好像這是世界末日到來之前最后一個偉大的商業模式。”
面對實力強勁的谷歌,絕大多數后起的小公司沒有選擇與它硬碰硬的方式,而是發揮自己所長,集中力量經營某個特殊的搜索類別,比如醫療信息、博客和影視作品搜索等。但也有一些公司豪情滿懷,把競爭矛頭直接指向谷歌。它們的大膽之舉得到了部分風險投資公司的支持。Powerset和Hakia都在嘗試建立以“日常自然語言”進行搜索的引擎,分別獲得了1250萬美元和1600萬美元的投資;ChaCha則采取雇用研究人員充當“虛擬圖書館咨詢員”的方式,為讀者答疑解惑,它也獲得了610萬美元的投資。別看這些公司小,胃口卻一點不小。Hakia總裁利扎·勃肯甚至宣稱:“我們的目標是打進搜索引擎世界三強。”
不過,贏得大量的固定用戶是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一些剛開始冒頭時得到業內好評的搜索引擎,經過兩年的發展后仍然只占有很小的市場份額。但樂觀的投資者們認為,“雖然沒人能徹底搶走谷歌的生意,可是如果因為谷歌已經大獲成功就宣布游戲結束,那就等于否認歷史。”對于這一點,戴森的表述更加直接,她說:“我愛谷歌,但我更愛歷史的進展。”
而今,許多投資者都愿意把數百萬美元投入有意與谷歌一爭高低的公司,這與上世紀90年代末微軟壟斷操作系統市場時,投資者們對其競爭對手唯恐避之不及的態度截然相反。有人說谷歌與微軟不同,當年微軟建立的壟斷地位可以說是堅不可摧的,而今天的互聯網搜索則是一個人人都可以進入的行業。“伴隨著網民一次次點擊、一頁頁瀏覽,每天你都在為自己贏得繼續留在這個生意圈的權利。”也有人表示,搜索引擎市場實在太龐大了,令人難以抗拒。僅谷歌一家就價值1410億美元,難怪有人說:“在這個領域,你不用做老大就有十幾億的身價。”更何況這些公司一旦經營成功,即使沒能成為下一個谷歌,也可以把自己出售給同行賺上一筆。對此,Powerset的創始人紐科姆信心十足地表示,“不管結局如何,我們公司都是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