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美國 反流氓軟件聯盟渴望諾曼底
“我要去美國開辟第二戰場。”2007年1月11日,北京某酒店,反流氓軟件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發起人董海平告訴記者,“就像二戰時期開辟歐洲戰場一樣,我們需要一個有轉折點的戰役。”
渴望勝利,是因為自2006年9月4日聯盟成立以來,失敗就像烏云一樣壓在董海平的頭頂:2006年11月17日,起訴雅虎助手軟件一案敗訴;12月18日,訴中國搜索敗訴;同一天,法院駁回了聯盟起訴千橡互動集團流氓軟件一案的訴訟請求——董海平的反流氓軟件事業陷入了低谷。
與董海平一樣有著敗訴經歷的,還有奇虎公司董事長周鴻祎。12月20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就阿里巴巴訴奇虎關于流氓軟件名譽權一案做出判決,奇虎公司敗訴。周鴻祎當時表示,這個結果的示范效應是,流氓軟件公司可以借此起訴反流氓軟件廠商。
除了周鴻祎與雅虎中國,這場轟轟烈烈的反流氓軟件行動已經將上百款“流氓軟件”產品的提供商及其廣告主悉數卷入,此外還包括十多家安全軟件廠商,其中的恩怨情仇和利益紛爭日益縱橫交錯、難解難分。
為什么去美國?
2006年,中國關于反流氓軟件的官司共5起,全部敗訴,原因只有兩條:證據不足,法律依據不足。奇虎的代理律師于國富表示,目前對于流氓軟件的危害性取證較為困難,而國內對于流氓軟件的立法也較為滯后。
雖然,中國互聯網協會曾在2006年11月份制定了一份流氓軟件界定標準,但是法院并沒有采納這一標準。
“我們認為在美國提起訴訟,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董海平告訴記者,在美國使用中文上網的用戶同樣也會受到困擾,而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已有18個州立法懲治流氓軟件,另外至少還有18個州正在討論或擬定相關法律,訴訟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而一個關于流氓軟件的判例,則更讓董看到了勝利的希望。2006年11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做出裁決,對原名180Solutions的Zango的廣告軟件公司罰款300萬美元,原因是其引誘用戶安裝廣告軟件且無法卸載,而這正是網民通常所稱的“流氓軟件”。據FTC稱,已經有7000多萬臺北美電腦下載了Zango/180Solutions的軟件,彈出廣告窗口累計超過69億次。
“美國的法律環境和取證方法,在關于互聯網案件的審理上更加具有示范性。”于國富認為,由于國外法律體系的不同,可能得出的結果會有所不同。美國、歐盟、韓國、匈牙利等國家都相繼頒布了與限制流氓軟件、間諜軟件相關的法律法規。這為今后國內該類案件的司法實踐提供了借鑒。
不過,董海平認為,在美國提起訴訟將不同于國內,其一是美國打官司費用較高,因此在資金的問題上反流氓軟件協會將會索賠較高金額;其二國內訴訟是大面積鋪網,而在美國可能會重點選擇幾家流氓軟件公司。
“從目前分析的結果來看,我們的勝算在90%以上。”董海平表示,目前反流氓軟件聯盟已經在美國接洽了兩家律師事務所,并在具體商討訴訟的細節問題,可能在一到兩周內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但具體起訴的對象目前還未確定。
防止流氓軟件反彈
然而,許多人并不看好聯盟的出海訴訟:國內訴訟并沒有給經營流氓軟件的組織法律上的懲罰,難道去國外訴訟就能夠讓他們有所收斂嗎?即使贏了又能怎么樣?
董海平則表示,國外訴訟贏的勝算遠遠大于失敗,這對國內流氓軟件制作和經營者有震懾的作用。
江民科技新聞發言人曹凌祥表示,國外訴訟的意義并非僅僅是國內司法實踐的借鑒和參考,更重要的是防止流氓軟件勢力的反彈。“事實上,雖然連續幾起訴訟都失敗了,但是反流氓軟件行動卻深入了人心,一些大的互聯網公司都有所收斂或者徹底清除了流氓軟件。”
的確,這場至今歷時4個月、聲勢浩大的反流氓軟件行動,從一開始就觸及了許多公司的利益,但是在輿論的壓力之下,許多公司改弦更張。以DuDu加速器為代表的千橡互動集團在2006年11月徹底裁撤了這一部門;之前依靠“很棒小秘書”這一插件每年盈利上千萬的上海很棒小秘書公司,也改變了一直以來的彈出廣告插件的生存做法;中搜公司則在掀起反流氓軟件行動之前就已經撤掉了插件部。
與此相反的是阿里巴巴的雅虎助手,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了比較強硬的態度。在獲得3起訴訟(雅虎中國訴奇虎、反流氓軟件聯盟訴雅虎中國、雅虎中國訴安博士)的勝利之后,雅虎中國正在開始為雅虎助手“正名”。
據悉,最近兩周以來,包括瑞星、金山、江民等在內的殺毒軟件廠商,都收到了來自雅虎中國的律師函,抗議這些公司的產品將雅虎助手、阿里巴巴網絡實名列入流氓軟件清理名單。曹凌祥證實江民科技已經收到雅虎中國律師函。
誰是真正的受益者?
董海平很欣慰,反流氓軟件運動以來,互聯網界發生了一些有益的變化。但是,現在他被流氓軟件廠商視為眼中釘,并且,由于反流氓軟件行動從客觀上幫助了周鴻祎推廣了“360安全衛士”,董做了周的替罪羊,成為安全軟件廠商眼中的不受歡迎者。
奇虎被一致認為是反流氓軟件活動中受益最大的公司之一。奇虎“360安全衛士”,從安裝量為零開始,四個月就達到了1200多萬臺的裝機量,平均每個月增加300萬用戶。同時,奇虎這個成立不到一年半的小公司,獲得了兩輪總計5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肖潔稱,“360安全衛士”的確滿足了網民清除流氓軟件的需要,更加驗證了做流氓軟件沒有市場。
“360安全衛士”的快速增長,還觸及了眾多插件制作和運營者的利益。據消息人士稱,在360safe推出之前,雅虎助手的覆蓋率有30%,而現在瑞星、金山、江民、奇虎等廠商的聯合查殺下,覆蓋率已經跌倒了10%左右。此數據未經雅虎中國證實。
此外,每月300萬以上的新增用戶也使“360安全衛士”中的另一個產品提供商——卡巴斯基樂得合不攏嘴。由于“360安全衛士”中內嵌了免費的卡巴斯基殺毒軟件,這也使得卡巴斯基借此獲得了1200萬的潛在用戶和推廣渠道。
雖然記者并未獲得奇虎向卡巴斯基支付軟件使用費的具體金額,但是在中國市場默默無聞的卡巴斯基一舉獲得如此之多的用戶群,這令國內眾安全廠商都感到緊張。“殺毒軟件廠商并不希望憑空出現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因此他們在反流氓軟件的事情上并不是很積極。”有分析人士稱。
江民科技新聞發言人曹凌祥否認了殺毒軟件廠商并不支持董海平的說法,他表示殺毒軟件廠商希望凈化國內互聯網空間,而董恰恰在反流氓軟件事業上作出了榜樣,“我們力所能及地支持”。
據記者獲悉,瑞星、江民、金山、諾頓、安博士等殺毒軟件廠商都推出了流氓軟件清除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