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盛“神話”
網盛科技的創業歷程幾乎已被孫德良“背”得滾瓜爛熟,并成了一個爭相傳誦的“故事”:1997年10月16日,孫德良去參加一個服裝展覽會時突遭大雨,在同學那避雨時發現了滿抽屜的化工業名片,于是產生創辦化工網站的想法。當年,杭州世信注冊成立,中國首家專業的垂直化工網(英文版)開通,年底,孫德良就賺了20萬元。2000年,杭州中化網成立,2001年公司銷售額就達5000萬元,利潤超過2000萬元,隨后開始出現穩定增長。
“剛開始時一般人對互聯網都不是太熟悉,而浙江一些化工企業的老板知識水平都很低,對他們更是無法解釋什么叫互聯網,可謂是嘴都說干了對方還是一頭霧水。”孫德良回憶起當年感慨頗深。
“‘你想出口嗎?’后來大家發現這句話對老板們特管用,因為很多做化工的企業都急于出口但是一時又沒有門路。”孫德良說,正是靠著這句話,刺激著老板們成了網盛科技的客戶,并不斷“掏錢”,由此形成“網盛模式”:會員+廣告。
截至今年上半年,網盛科技的化工會員達5709個,其收費標準為:每年1.2萬元的入會費、6000元的維護費,其廣告費則依據廣告版位、面積、形式等因素定價。
“由于很多化工企業已經養成一上班就打開中國化工網的習慣,網站的人氣很旺,因此廣告費就很貴,一個兩個指甲大小的廣告位,一年能賣40萬元。”青島某化工企業一位銷售經理趙先生對本報記者表示。
“其實,創業過程也是很驚心動魄的,比如互聯網泡沫時期,一個對手比一個對手強,大家都有強有力的風險資本支撐,我們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滅了,心理壓力非常大。不過,總算挺過來了。”孫德良說,其實大家都只看到了網盛科技風光的一面,其創業背后的艱難很少有人知曉。
但正是靠著這樣風光的業績和國內互聯網第一股的概念,網盛科技上市初始股價就迅速飆升:去年12月15日,發行價14.09元的網盛科技,以68.10元開盤,最高達到78元,最低53.05元,終以62.8元收盤,漲幅345.71%。而開盤后一個半小時,網盛科技連續三次因盤中漲幅與開盤漲幅之差已達到50%遭遇臨時停牌。按當日62.80元的收盤價計算,網盛科技上市當天創造出兩個億萬富翁、五個千萬富翁、兩個超過700萬元的富翁,而公司70多個持股的管理層人均持股市值則攀升至349萬元。
“這的確是一個神話,到昨天為止,網盛科技的股價依然堅守在50元以上的高位,并有沖擊100元的可能。”一位長期關注資本市場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