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母嬰用品銷售商———北京紅孩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dba-by)前不久宣布完成第二輪融資,獲得北極光(Northern Light)和美國著名創投公司NEA兩大基金共1000萬美元的注資,公司表示,將力爭2008年正式上市。
緊接著,紅孩子收購了滬上著名的母嬰用品企業小阿華,開始了多元擴張的步伐。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連獲兩筆風投,在業內尚屬首例,紅孩子的業務模式和發展速度引起業內外人士的普遍關注。
低價+優質產品和服務
成立于2004年6月的紅孩子,是一個以目錄與網絡結合的方式銷售母嬰用品的企業。公司的四位創始人分別來自于慧聰、卓越等知名IT公司,在創立紅孩子以前,并沒有運作零售企業的經驗,但對“薄利多銷”和“注重用戶感受”等一些成功企業的商業信條卻有著清醒的認識。作為市場后進入者,紅孩子的策略是:低價+優質產品和服務,所有商品都從廠家直接進貨,保證質量;盡量降低利潤來占領市場。成立之初,紅孩子曾直接借用卓越的物流模式,并把物流作為業務重點。公司最初成立有50個員工,其中50%做物流,剩下的25人中有80%做客服。
低價同質的商品和相對高的服務質量讓紅孩子迅速打開市場,營業額翻了又翻。但同時這種方式也遭到同行和經銷商的抵制,創業初期由于公司規模還小,因此在發展上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找資金成為發展的必需。
2005年11月,紅孩子獲得了NEA和北極光第一輪300萬美元的投資。北極光的投資人鄧鋒認為,“紅孩子的價值在于渠道和客戶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嬰幼產品的客戶非常明確,在這個市場,渠道將成為最有價值的環節。而目錄銷售模式在全球都有非常成功的案例。”與此同時,打動鄧峰的還有紅孩子在如此短的時間迅速崛起中其創業團隊所表現出的超強的執行能力。
從“BtoC”到“BtoF(Family)”
第一筆風險投資的到位,給了好孩子更大的伸展空間。隨著業務的發展,紅孩子逐漸將公司由“母嬰用品平臺”轉型為“家庭購物平臺”,而這個構想恰恰又切中了眾多VC的想法,進一步吸引了北極光和NEA的追加注資。
在成功吸引千萬美元的融資之后,紅孩子接連進行了一連串增加產品系列、延長產品線的舉動,旨在進一步拓展市場。如增設了禮品自選和配送的業務、聯手新加坡創新科技推出了兒童教育軟件,與世界500強企業貝塔斯曼(Bertelsmann)共同成立了書友會。公司方面稱,化妝品和健康產品的利潤相對較高,第二輪融資過后,將增加化妝品和健康產品這兩條新的業務線,為企業贏得較大的現金流。
NEA的蔣曉冬認為,更為吸引他們的是紅孩子的社區。他說,目錄銷售是非常好的獲取高質量用戶的手段,在線社區則是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地促進高質量用戶的持續購買,以期獲得最大價值。
2006年前三季,紅孩子銷售額超過2.5億元,其中網絡銷售比例達到了8%,成為國內僅次于當當和卓越的第三大互聯網商城。
創業合伙人之一的李陽說:“網上的直接業務其實并不是紅孩子的發展重點,紅孩子網站更多的是個社區的概念。只要把內容做好,肯定會有價值。” 目前,紅孩子網站已經躍升為alexa排名第一的中文母嬰類網站。有效注冊用戶81236人,日發貼量最高超過12000,成為全國最大的媽媽論壇。
基于傳統業務所延伸出的社區粘性直接促進了電子商務和目錄直銷的發展。目錄加網站的銷售模式越來越得到業界的普遍認可。據來自各大經銷商的綜合數據顯示,紅孩子在北京地區已經占據了母嬰用品市場20%的份額,日銷售額達100萬元,成為北方最大的嬰幼兒用品銷售商之一。并開始向家庭購物綜合提供商的方向轉型。李陽表示,紅孩子現在提出的目標是學習德國的OTTO公司,做全國最大的目錄銷售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