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網站的“超市模式”
盡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由于中國網民們更習慣享受免費互聯網服務,這使得大部分婚戀網站只能采取免費會員策略來吸引用戶,聚攏人氣。
相比較而言,國外同類網站大多是以收取會員費為主要贏利手段。全球最大的交友網Match.com靠會員收費就創造了20億元的年收入,另一個網站eHarmony注冊用戶700萬,付費用戶占20%,每月每個會員交費49.95美元。
外國的成功案例讓苦尋盈利的中國網站看到一線曙光,一些網站甚至也推出類似的會員打包式套餐服務。但郁悶的是,收入雖然有了,網站人氣卻在下跌。國內婚戀網站收費運動紛紛遭遇挫折。
據許馨月透露,正是基于上述認識,并經過各方市場調查分析,嫁我網才提出了推行超市式經營的想法。但計劃在2007年年底實現盈利,成為國內婚戀網站的第一品牌。
“區別于如同主題公園門票般打包式的會員制度,我們提供的空間更像超市型模式。任何會員登陸網站都不需購買門票,而是免費注冊后自主選擇所需要的服務。”許馨月介紹道,“這樣的好處,就是用戶有權選擇付費或免費的產品。就像超市一樣,他們可能滿載而歸,也可以飽覽而后空手而回。”
越來越多的網民也在接受為網絡服務“埋單”的觀念。據艾瑞資訊有關調查顯示,有七成人愿意為網上交友埋單。其中,29.5%的用戶愿意每月拿出10元以下的金額,18.8%的人愿意拿出10元至30元,11.1%的用戶愿意付30元至50元;7.7%的用戶愿意付50元至100元,更有2.3%的用戶愿意出資超過100元。
“面對如此多樣的消費習慣及價格承受水平,一刀切的高額會員收費顯然是行不通的,這種做法只會把大量潛在消費者拒之門外,給網站自身發展制造瓶頸。”許馨月分析說,同時,在提倡個性化服務的今天,千篇一律的打包服務也是不合理的,讓用戶自主選擇所需更符合市場規律。
據悉,在嫁我網所提供的超市式服務中,收費產品由2元到260元不等,其中有最基本的點歌功能、明星會員展位,也有無線、個人顧問以及多種線下活動。通過這些服務,嫁我網自2006年9月開始有收入,該年底月收入達到100萬元。2007年初網站推出真愛產品系列及愛情顧問服務后,月收入更達到了230萬元的水平。
國內婚戀網站會員數量正在井噴,而且會員大多是高學歷、高收入的都市白領群體,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許馨月認為,這些因素為網站增收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