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資與VC在意義上沒什么區別,只不過在資金量上沒有VC機構那么多,但是他們做的事情很有價值。他們關注早期甚至初期的企業,很多天使投資人最初投錢時,可能就是投給創業者一個人,拿出100萬元,讓創業者先租個辦公室,然后把產品做出來,這是特別有價值的。所以說,天使投資搶了VC的“飯碗”是件好事。 近期,進入中國的資金越來越多,VC管理的基金規模也日益龐大,傳統行業和處于擴張期的企業日漸受到VC的追捧,那么誰來參與早期企業的投資,VC究竟能給創業企業帶來哪些幫助?為此,記者專訪了美國中經合集團合伙人熊偉銘。
有點兒“變形”的VC
記者:最近VC行業比較活躍,在各種各樣的行業中都能看到VC的影子,傳統行業尤其受到VC的追捧,您怎么看待目前VC的發展趨勢?
熊偉銘:其實傳統行業本來就挺火,也很賺錢,礦產、能源、消費品、服務業占據了稅收和GDP的大部分。只是因為現在有VC進入了這一行業,所以才引起大家如此強烈的關注。
但目前進入中國傳統行業的這些投資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風險投資,至少不是美國意義上的風險投資。VC的循環周期一般是3-7年,如果投資傳統行業,有2年時間就可以退出,完成VC的循環,達到賺錢的目的;如果投資早期企業,大概需要7年的時間才可能實現退出,完成VC的循環。因此,大家在發現有更好的賺錢機會時,感覺沒有必要再去扶植新企業。
記者: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熊偉銘:出現這種情況有多方面的原因。從投資者的角度看,我們希望能有一個適當的回報時間,不希望等到10年,最好是3、5年就能實現回報。VC就像一項很大的賭搏,整個團隊的投資需要平衡,如果一個項目需要5年或7年才能實現盈利,VC可能會說2、3年之后再進來吧。大家都希望資金鏈條能快速循環。
國外的VC有幾十年的歷史,也意味著他們有幾十年的融資經驗,跟股東有更多的默契,知道股東在某些案子上會搞砸,也知道股東大部分時候不會搞砸,所以在資金上不會給股東特別大的壓力。但是目前在中國市場,只有很少的VC有連續業績,像鼎輝、IDG等,但他們也是剛剛開始,跟合伙人的交流很有限,VC在中國存在的時間還太短。
記者:還有別的原因嗎?
熊偉銘:還有就是在中國做事情不像美國那樣需要很多錢,在中國創業用不了100萬美元,創業者自己東拼西湊,有幾十萬美元就可以了。當企業發展到需要推一把時,基本上人民幣基金就進來了。
此外,與團隊的經驗及基金規模也有關系。美國中經合集團主要是做與互聯網、電腦、通訊、醫療有關的風險投資,讓我們去投資太陽能、食品行業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我們不熟悉,不能掌控風險。在基金規模上,我們第6只基金僅有1億多美元,如果有企業跟我們融資3000萬美元,我們投3、4個項目就沒了。所以我們會考慮。
而規模10億美元的基金,也不會去看200萬元的項目,耗費的精力和時間成本太高。目前中國市場上一些投資早期企業的基金規模都放大了,原來他們只管理幾千萬美元的基金,現在他們已經管理幾億甚至近10億美元的基金,這樣他們基本上不太可能再投資早期企業。所以大家都在往后期跑,往傳統行業發展。
天使投資彌補了“空白”
記者:那么對早期企業的投資豈不是成了空白?
熊偉銘:事實上,投資早期企業的空白被天使投資填補了。這些人自己賺了錢,然后去投資,投資1個成功了,感覺僥幸;投資2個成功了,感覺運氣;但投資3個成功后,他們就在這一領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就對這一領域更加關注。
天使投資跟VC在意義上沒什么區別,只不過在資金量上沒有VC機構那么多,但是他們做的事情很有價值。他們關注早期甚至初期的企業,很多天使投資人,最初投錢時,可能就是投給創業者一個人,拿出100萬元,讓創業者先租個辦公室,然后把產品做出來,這是特別有價值的。所以說,天使投資搶了VC的“飯碗”是件好事。
記者:目前中經合主要進入哪些領域和哪個階段的企業?
熊偉銘:對VC來說,專特別重要。不專,風險就會很大。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還是關注我們熟悉的互聯網、醫療等領域,主要進入早期,我們沒有太大的可能投資成熟企業。當然關注成熟企業的現在也不太可能反過來投資早期企業,尤其是在目前這種情形下。再過幾年,我覺得大家可能都會找到自己的定位,投資早期企業的不會進入晚期,投資成熟企業的VC也不會去做早期企業。
雖然投資早期企業,我們還是愿意選擇晚點跟進,哪怕價格高一點。我們會跟很多天使投資人合作,他們對更早期的投資比較有經驗,我們卻不然,因為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創業者才能把產品做出來。
記者:很多創業者都在找VC,那么VC到底能給企業帶來多大的幫助?
熊偉銘:中國的VC實際上能幫助創業者的并不多,主要有兩點:一是在大的方向上,VC們看到過很多失敗的東西,在這方面他們比創業者有經驗,可以提醒創業者;另外就是幫助企業提高在資本市場上的持續融資能力。一般來說,可能創業者第一年融到了第一筆資金,但是第二年可能就需要融第二筆資金,第三年就需要第三筆,這時雖然企業還沒有很大的財務數字,但是憑借早期創業者跟VC建立的信任,VC在這方面還是能夠提供便利的。
記者:對于已經拿到投資和受到VC追捧的企業,您對他們有什么建議和意見?
熊偉銘:很多企業拿了VC的錢,容易產生盲目性擴張——招人、換辦公室、漲工資,原來30個人能干好的工作,現在150個人都做不過來。從融資的角度講,在合理范圍內漲工資,大家都沒有意見,但希望創業者還是能合理使用這些資金。
另外,現在VC們都著急把錢花出去,對好的項目都很追捧,所以很多企業也開始坐地要價。從長期看,這可能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萬一都垮了,外資再進入中國就難了。在目前人民幣基金來源還比較少的情況下,我們等于是用外資做一些高風險的事,還是謹慎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