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外國創投將長期并存

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王能光
南都:過去風險投資是兩頭在外,即募資和退出都在國外,隨著A股的崛起和人民幣基金的崛起,國內的LP(有限合伙人)也開始崛起,政策也在引導我們的風險投資本土化,未來本土創投與外國創投會是怎樣的競爭格局?兩頭在外的情況會有所改變嗎?
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王能光:從長久的發展來看,中國經濟持續壯大,人民幣的投資投到國內的企業也是必然的趨勢,隨著產業的國際化、金融的國際化,美元持續投在中國也是一個趨勢。所以我認為未來本土創投與外國創投不應該是并存的。
有的業務,有的公司,適合于人民幣投資,也適合在A股市場,有的公司適合在國外市場,美元投資可能對它就更有利。
熊曉鴿:談A股市場我不是特別清楚。因為現在有幾個地方解決不了,退出鎖定期比較長,而且稅率和國外也是不一樣的,美國1982年有一個法律,把長期投資的稅率降低到了20%,前不久又降到15%.另外我們很多的錢來自非盈利的組織,錢還給他還要不要再拿稅?這有一系列的問題并不是我們能做的。當然我們也做了幾個公司,也成功上市了。
我們知道深圳的創業板已經喊了8年了,現在還沒有出來,我們也進行了很多的對話,希望可以比納斯達克更有競爭力、吸引力。希望政府可以多聽聽我們的聲音。我覺得,我們絕對愿意在A股上市,但是有一些事情并不是我們具體可以做的。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靳海濤:我們既有人民幣基金,也有外幣基金。我認為人民幣基金前景非常好。我想創業板應該在明年一季度會推出,從現在制定的政策來看,是支持投資人的,使這些企業可以更好地發展而不是夭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