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中小型超市誘惑海外資本
cye.com.cn
時間:2008-1-14 17:47:31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董娟 我來說兩句 |
|
 |
|
國內二線超市品牌率先登陸納斯達克 自從日前河北好日子商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好日子)傳來即將登陸美國股市的消息后,一些地方超市品牌也受到了媒體的關注。
在海外投資大量進入中國的2007年,一些發展迅速、網點穩固的地方超市品牌也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好日子”,好榜樣
2007年11月底,河北好日子商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Esprit融資集團簽署了重組上市的協議,按照協議,Esprit融資集團將先期投入500萬美元收購好日子10%股權,由于Esprit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好日子以這種私募的方式融得資金后,有望近期內在美國上市,屆時“好日子”將占總股本的90%。評論稱這意味著該公司面臨一條金色的融資通道,將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為何第一家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不是城市隨處可見的大型連鎖超市,而是發源于地方的一個連鎖品牌?好日子的成功看起來似乎給不少處在大型超市夾縫中生存的中小型超市指出了一條康莊大道,前者一下子成了榜樣。
不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中小型超市企業對好日子登陸美國的消息和借殼上市的方法并不知曉。“上市能讓企業有更多機會發展自己,值得學習,但現在精力還沒顧得上這些。”上海家得利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如是說,他認為在海外上市“還是一件比較遙遠的事情”。成立于1998年的家得利超市以“經營規模中型化,網點布局鄉鎮化”為經營方針,目前的營業網點覆蓋了華東六省一市。
朝陽集團的周主任也對記者表示,目前天惠精力主要集中在渠道和農產品供應上,目前與海外資本的洽談尚未進行。對好日子借殼上市的做法,周主任認為“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做法,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發展迅速的中小超市受到關注
曾供職于聯華集團的劉林(化名)說,無論經營超市的企業是否承認,從心底里他們都是非常希望能夠上市。從本質上說,其實這種中小規模的連鎖超市更缺資本,目前登陸資本市場的公司多數是由以前百貨公司細分出來的零售終端連鎖,或是以前百貨公司的變身。專門經營連鎖超市的公司很少,而他們的擴張實際上需要更多資本的支持。
國信證券分析師胡鴻柯認為,雖然國內地方超市品牌好日子搶先登陸美國股市,但并不能就此認為中國中小規模的連鎖超市企業普遍受到了國外投資者的關注。他認為好日子的案例畢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他的研究中,投資銀行等大資本的關注點依然是在品牌以及渠道、銷售網點都較廣且深的超市企業。因為“中小超市企業的擴張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僅靠不多的網點來支撐這種低毛利的零售企業,投資空間并不大。”
而好日子在美融資后,是否會因為資金充裕逐漸造成對老牌未上市大型連鎖超市的影響,胡鴻柯認為可能性不大。
劉林的觀點則和他不同,有些國外資本早在幾年前就開始關注這種中小規模的連鎖超市企業,他甚至作為中間人曾為國外資本和上海另一家本土超市進行過聯系,雙方幾乎達成了統一意見,但最終因為外方的內部協調問題而擱淺。“只是沒想到第一個去美國上市的居然是好日子。”劉林說,他一直認為先去海外上市的中小規模超市應該是東部或南部的企業,而不應是在經濟不夠發達的河北省。
同時,劉林也承認,包括他以前“牽線”的外國資本,也只是規模很小的私募,目前關于零售業,投資銀行的目光主要還集中在流通人口更多的城市。“但農村城市化的進程自然會加快扭轉這些投資者的聚焦點。”劉林說,春節過后,他將會陪另外一家歐洲的私募基金到華東和西南地區考察,吸引后者的就是在縣、鄉等市場有著不錯口碑的幾家中小型連鎖超市。
而好日子吸引美國投資者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農村市場潛力巨大,投資好日子就是投資中國增長迅速的市場。”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