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凱明攜手四家終端客戶(LG、波導、迪比特、聯想)向外界展示了基于凱明TD-SCDMA解決方案的多款TD-SCDMA預商用手機,并進行了多家網絡互連、互通演示。
2006年9月,凱明“TD-SCDMA/GSM/GPRS開放多媒體雙模終端芯片及樣機”項目順利通過信息產業部驗收。
2007年4月凱明發布支持HSDPA功能的TD-HSDPA芯片組方案,并作為唯一的TD-HSDPA方案參加了運營商組織的測試;去年10月,凱明將HSDPA推向商用,助力TD終端迎接奧運挑戰。
“凱明停止運營將成為TD標志性事件。”業內人士指出,凱明是目前業內唯一能夠提供雙模HSDPA芯片的廠家,而重郵信科僅研發出單模的HSDPA芯片,最快的展訊也要到6月才可能研發出雙模HSDPA芯片。現在凱明倒下了,則意味著北京奧運的終端產品將無法應用上HSDPA的功能。
凱明是個案
“關于凱明的情況,我們預先已經知道一些情況。”TD-SCDMA技術論壇秘書長王靜表示,目前TD的發展正處于一個很嚴峻的時刻,很多以TD為主要業務的中小企業因為沒有其他業務為TD業務輸血,自有資金很難撐這么長時間。
“但是凱明事件目前還是個案,TD產業鏈廠家有很多。”王靜表示,凱明在TD芯片上的位置也并不是不可替代。
而凱明事件的出現,與凱明的股東架構也有一些關系。王靜分析,在凱明6大股東中,迪比特的中國業務早已停頓,而普天的主要業務并不在芯片和終端。諾基亞、德州儀器和LG等國際大廠也并沒有將TD發展作為自己的主流策略。同床異夢,自然不會拿更多的資金注入凱明來發展TD。
政策扶持
王靜指出,目前TD的問題已經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市場運營的問題。TD-SCDMA技術論壇也在呼吁,政府和運營商應該盡快明細TD市場的發展計劃。
水清木華電信研究總監沈子信表示,凱明事件應該對TD產業鏈實質打擊不大,打擊主要是在市場信心上。
“最近我一直很焦慮TD的發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著名電信專家表示,從電信運營試商用的歷史慣例來看,一張試商用的網絡用戶比例一般在100:1,而TD試商用目前最多為6萬用戶,根本無法形成規模效應,也無法拉動TD產業鏈,甚至還會引起用戶對TD業務的懷疑。
該專家指出,TD是國家戰略,政府應該反思過往對TD的扶持政策,應該以實際的政策為主,比如正式發放TD的3G牌照,政府參與TD試商用更深入一些,指令運營商TD試商用必須達到500萬~1000萬戶的用戶規模,否則TD很容易被小規模的試商用“妖魔化”。
“因此,政府的支持必須從地下轉為地上,從無形的支持變為有形。”該專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