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風險投資機構繼續表現出對家居建材企業的青睞。大自然地板董事長佘學彬表示,企業將把這筆資金用于生產能力提高和資源整合方面。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艾豐認為,此次投資是中國品牌通過“優勢對接”方式走向世界的范例。
2008年,全球風險投資機構繼續表現出對家居建材企業的青睞。6月10日,大自然地板宣布分別獲得了摩根士丹利和國際金融公司共上億美元級別的風險投資。其中,國際金融公司的投資包含2000萬美元股權和3000萬美元長期貸款。有業內人士認為,風險投資商近幾年來相繼向家居建材行業拋出“橄欖枝”,有利于家居企業借助資本力量擴大企業實力,并在馬太效應下加快行業品牌整合速度。
大自然地板獲巨額風投
6月10日,大自然地板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與摩根士丹利、國際金融公司(IFC)聯合舉行投資簽約儀式。看好中國國內消費市場的兩大國際金融機構斥資1億美元,幫助大自然地板“完善可持續的木材供應渠道,進一步加強其行業領先地位”。
據悉,國際金融公司對大自然的投資包括2000萬美元股權和3000萬美元的長期貸款;摩根士丹利投資數額約為5000萬美元,但以“商業秘密”為由并未透露投資的股權份額和具體情況。
大自然地板董事長佘學彬表示,企業將把這筆資金用于生產能力提高和資源整合方面。其中,對生產能力的提高主要將通過在江西上饒建立可實現造林、加工、銷售一條龍的“林板一體化”生產基地來實現。如果項目順利建成,僅木材運費一項,將節約3600萬-5400萬元。而公司資源整合的戰略目標則要通過森林資源獲取、行業內部并購、完善產業鏈以及包括產品技術和管理理念創新在內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建立來完成。
資本換來全球化發展契機
“大自然地板作為連續多年入選中國品牌500強排行榜的企業,不斷在擴大、延伸自身的產業鏈。不僅通過“第一空間”等子品牌在突入強化、復合地板領域,而且在南美洲、東南亞、非洲和俄羅斯這4個木材集中地建立了自己的加工工地,有效掌握了地板原材料資源,可以說我們已經做好了征戰全球市場的準備。”佘學彬直言,與國外投資機構合作就是想借助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為企業全球化發展戰略鋪路。因為,之前已經有多家中國的投資機構欲注資大自然,但最終都被拒之門外。
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艾豐認為,此次投資是中國品牌通過“優勢對接”方式走向世界的范例。他認為,在中國度過加入世貿組織的5年保護期之后,中國企業和品牌利用自身在本土市場、勞動力和基礎產業上的優勢換取外國品牌在資本、技術和管理上的優勢,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IFC東亞太平洋局環境及社會發展經理金瑞馳的發言印證了“優勢對接”的存在。他表示,IFC投資大自然地板看中的“不僅是財務上的實力和潛力,還包括該品牌與中國消費者之間建立起的良好信賴關系”。而摩根士丹利中國區主席孫瑋則將“大自然地板的高水平領導團隊和合理戰略布局”作為向其投資的主要理由。
企業融資加速行業整合
紅星美凱龍、東易日盛、博洛尼、安信地板、四合木業先后被投資機構相中,預示著家居建材行業成為風險投資商重點關注的主題。而在這股狂熱融資潮的背后,資本的力量正在這個行業發揮著它應有的作用:扶植創業、推動發展、加速成熟、行業整合與并購。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會長張森林指出,企業融資將加速行業品牌整合,因為一個獲得近千萬乃至數億元資金的企業,可以在短期內進行快速擴張、品牌宣傳、資源整合、增產增量而不必考慮后續資金跟進問題。這樣可以很容易擠走那些有資金壓力的中小企業,一些雜牌軍更會潰不成軍。“幾番淘汰、篩選之后,行業必定是品牌企業一展雄風的天下。”
有業內人士認為,進入到“資本時代”的家居企業,站在下一個發展的十字路口,也許更重要的是如何就送上門的錢進行運籌,讓企業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畢竟,風險投資還是有風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