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緊鑼密鼓的動作預示著,創業板已是箭在弦上。
業界期盼10年的創業板進入倒計時,但由于A股市場當前尚處于敏感的復蘇期,不少人擔心,創業板此時推出,將分流主板資金,進而沖擊股市穩定。對此類疑慮,多位業界人士認為,當前不管是從宏觀信心,還是從微觀實質,推出創業板對市場供求層面都不會帶來實質性沖擊。
從宏觀基本面看,中國經濟呈現多個“觸底”回升跡象。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3.5%,這已經是連續兩個月突破50%,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可能正由谷底企穩回暖。
從實際發行規模看,創業板融資對主板市場“分流效應”也屬有限。自2004年5月我國啟動中小板市場以來,平均首發融資額約為3.35億元,首發融資總額約為743億元,不足同期整個市場首發融資總額的11%。據業內人士測算,創業板企業推出后,平均首發融資額預計在1億元到2億元之間,而在推出初期,其融資規模可能更小。
另一方面,市場閑置的社會資金很充裕,中國股市并“不差錢”。創業板這個新的投資市場,可能吸引更多社會增量資本而非僅僅從主板市場分一杯羹。
海通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助理胡曙光博士說,當前市場流動性充足,創業板本身吸納的資金量也不多,不會給主板市場帶來明顯沖擊,股市有望平穩迎接創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