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如何備戰創業板”分論壇上,業內專家就創業板定位、創業板特點和創業板上市等發表了看法。
定位不能局限于高新企業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歧表示,創業板市場不僅要支持高新技術企業,也要支持傳統企業,現階段要更多地支持傳統企業。 從2008年風險投資行業看,投資傳統產業占23.75%,IT行業占22.55%,能源環保占8.98%,文化傳媒、醫藥保健分別占了8.78%、6.99%。實際上,在很多傳統產業、傳統行業中,也有高成長的企業,而且作為創投來說,如果說專門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可能投資回報期會非常長,而且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不管是高新技術企業還是傳統企業,只要是高成長型的企業都是我們關注的。
曹鳳岐認為,創業板發行和上市速度要快一些,可能要采取批量發行的辦法。可以考慮從審核制逐步過渡到注冊制,只要達到法律規定的條件,就可以申請。
他建議,創業板首日設漲跌停板,根據國外的經驗來看,首日議價率不高于15%,即首日漲幅不超過15%。當然,深交所創業板漲幅可放寬一些。
他說,企業在創業板市場上市前可以先在OTC市場進行產權交易,股權轉讓和資產重組,條件成熟后到創業板上市。
創業板要定位在創新、高成長
深圳市創業投資同業公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守仁指出,對創業板制度建設不要期望一步到位,要在實踐當中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大家都說納斯達克是成功的,但納斯達克運作模式不是一勞永逸的,否則不會出現網絡股泡沫。
王守仁表示,經過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創業板的定位很清晰了,就是創新和高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