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遙古城最繁華的明清街上,古老的票號、錢莊、鏢局,無不在向人們展示著曾經縱橫明清數百年的強大商業勢力——晉商的風采。憑借開辦票號,晉商掌握了當時的經濟命脈——銀票,晉商的票號曾遍布全國。平遙日昇昌票號的創立,標志著中國近代性質的新型金融業在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商業和金融肌體中誕生。
與傳統晉商的影響力相比,當代新晉商在利用資本市場方面顯得稚嫩得多。眼下的山西上市公司中,國有企業占據絕對多數,而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數為零的現狀,令新晉商多少有些尷尬。
近年來,話劇《立秋》、舞劇《一把酸棗》、電視劇《喬家大院》等一系列講述晉商興衰歷史的文學作品激發了人們對晉商誠信今生、先進經營管理模式的追捧,以及對新晉商的探討。
隨著近幾年山西環境治理和循環經濟的發展,一部分高技術企業在逐漸崛起。山西省資本市場辦公室主任王華對新晉商有自己的認識。
“新晉商”就在資本辦的上市資源儲備庫里。據王華介紹,山西省上市公司資源儲備庫中大都是高技術、高成長性的非煤企業。如從事慣性導航系統、測試系統及MEMS傳感器設計、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泰微技術;從事環保技術開發、裝備制造、工程設計與施工的中綠環保;從事揚塵污染治理、焦化廢水處理等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漢德科技,在國內外都具有領先水平。還有金虎便利、百元褲業等創立了先進商業業態的企業。
而其中少數幾個煤焦企業也都是行業翹楚,成長性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如興高能源,雖然是焦化企業,但其生產技術世界領先,環保和循環經濟做得好,聯合國對該企業也極力推薦。
不過,和全國中小企業發展所遇到的難題一樣,山西中小企業也面臨著融資難的困境。山西一位民營焦化企業的副總曾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公司想要發展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從焦煤開采,到焦炭生產、焦爐煤氣回收、焦化產品加工,到提取甲醇,生產二甲醚,但要完成上述產業鏈建設,其資金缺口為9億元,而這筆資金依靠銀行貸款無法完全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