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個方面的原因,境內上市的條件、方式和核準程序、制度安排更適合傳統產業發展的需求和特點,多數在境外上市的中關村企業,按照當時上市的條件,很難在境內上市。2006年至2008年8月,中關村有17家企業上報國內中小企業板上市,只有6家企業第一次開會時得到通過。遠遠低于全國75%的平均水平。
夏穎奇說,中關村的很多企業是由海歸創辦的,他們是高科技人才。很多人是在國外注冊之后,再進入中關村創辦企業,所以他們的目標就是在海外上市。除了現有的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以后,中關村還有很多的企業獲得國外的風險投資,這些風險投資并不是為了分紅,而是希望他們將來有大的資本市場的回報,或者再轉回到海外的資本市場,到納斯達克登陸。
因此,夏穎奇希望,在創業板的建設中,應將市場功能聚焦于培育新型行業的領軍企業,緊扣“創業”二字。
夏穎奇表示,中關村希望抓住創業板的契機,積極讓有條件的企業上市,重點做好幾方面的工作。第一,發掘培育上市企業資源,掌握企業改制上市的動態信息,及時Cye.com.cn跟蹤服務;第二,有針對性的組織,為企業做好改制上市的輔導,搭建雙方溝通交流的平臺,避免企業上市過程中走彎路;第三,培育大創業資金、創業投資,促進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發展,支持企業投入創投資本,輔導幫助技術型的創業者成為企業創業的企業家;第四,集中資金,重點支持中關村中小創業板及企業板上市,對于在境內上市的中關村企業,給予總額220萬元的資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