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經過緊張的5個工作日,市場極度關注的首批創業板IPO申請受理情況終于明朗。權威信息顯示,截至7月31日,中國證監會已向105家企業發出受理通知書,1家企業因不符合發行條件主動撤回申請文件,另有2家企業尚未報送補正文件。
本報記者獲悉,多家保薦機構均有需要補正的項目,截至發稿時,尚未證實前述2家尚未補正企業屬哪家機構的保薦項目。
按照規定,補正文件的限期是30日。也就是說,30日內報送補正文件仍可如常受理。
根據發行審核程序,已被受理的申請,將被轉入創業板發行審核部門進入預審。另有信息顯示,繼7月26日首批38家保薦機構報送108家企業申請后,又有3家企業遞交了IPO申請。
補正期限30日
權威信息顯示,在受理過程中,證監會共向29家企業發出了補正通知。其中,海通證券的少數項目就收到了需要補正材料的反饋。
“這是很正常的一個程序,中小板也有這樣的做法,比如申請材料中有些文件的遺漏,或者對某些問題需要補充說明。”海通證券一位報送了項目的保薦代表人對本報記者表示。
東吳證券投行部總監余煥也對記者表示,受理程序只是形式審核,而不審文件是否有效,即對材料的齊備性進行審核,如果缺失重要的文件,即需要補正,比如涉及環保、土地、國資、募資投向等批文,或者相關方面的簽字蓋章、公司決議文件等。
截至31日,已有27家企業報送了補正文件并通過初步審查,另有2家企業尚未報送補正文件。
一位已收到受理通知書的保薦代表人稱,需要補正的材料可能是與企業所在行業有關。即其中有項目是原來準備上中小板的,現在創業板推出,又轉報創業板,因此在符合創業板目標行業方面可能存在欠缺,需要補正的可能就是對企業創新性方面的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