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什么是創業板,在哪兒設立,這并不重要。人們關心的是,這里能否成為另一個致富天堂。
7月26日,隨著中國證監會正式開始接收創業板發行申請材料,市場期盼已久的創業板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中國證監會相關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接收申請材料只是受理企業上市申請的第一個步驟,證監會將高效、公正地審核創業板企業的上市申請。”
“經過10年醞釀的創業板,可能是中國資本[4.67 0.00%]市場最后一次致富的機會。”在《中國經濟周刊》對眾多中小散戶的采訪過程中發現,持這種心態的中小投資者不在少數。
期待歸期待,與證監會、保薦機構的“高調出擊”相比,在A股市場上早已身經百戰的中小散戶們此時卻顯得極為冷靜。據統計,截至7月26日,創業板開戶數約為18.8萬戶,明顯低于市場預期。
廣大散戶擔心的是,投資創業板是否會像在主板市場上炒新股那樣,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創業板的游戲規則能否有效地規避風險?創業板,到底是誰的投資天堂?
7月26日是證監會接收創業版發行申請材料的首日,這天上午,《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證監會工作現場直擊創業板發行申請受理現場。
創業板“眾生相”
7月26日早上8時,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14.85 1.99%]富凱大廈,中國證監會的辦公地點。《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輛維持秩序的警車停在大廈門前,大廈一層內,證監會的工作人員“整裝待發”,準備迎接首批申報企業。
上午9點整,首家申請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在保薦人的帶領下正式遞交了申請材料。記者發現,雖然準備申請創業板上市的企業規模都比較小,但它們準備的上市材料卻一點都不比主板上市的企業少,幾乎每家的材料都裝滿了一大箱。
據介紹,當日,共有38家保薦機構、108家企業向證監會提出了創業板上市申請,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環保節能、現代服務等六大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