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股市早有慣例
“高盛等國際投行巨頭操縱諸如大宗商品、匯市、股市等也不是第一次了,盡管在美國等國受到嚴厲監管而有所收斂,但在國外市場卻鮮有約束和監管。”事實上,自金融危機以來,高盛多遭受英美日等國的指控,包括涉嫌欺詐和投機行為等,廣發期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員表示,外資通過在香港等市場賣空期貨或建議投資者做空現貨來影響A股市場是有可能的。
“不少A股的權重股同時在香港上市,利用這種聯動性打壓滬深300指數是有可能的。”廣發證券(000776,股吧)一位分析師稱,“對沖基金的高回報性主要來自利用杠桿“對賭“,投資方式不僅涉及融券,還可以有沽空等其他技術手段。尤其是在震蕩市,對沖基金很容易賺到錢。”持有類似觀點的華泰長城期貨分析師周健銳認為,國內股指期貨市場的保證金存量約2000億元,如果有500億元,操縱或具有可行性,不排除國際投行做空指數。“之前棉花價格暴漲,國際炒家一直發布看漲信號,并與中國買家簽訂銷售合同,等交貨時中國棉價下跌,再做空棉花期貨,牟取暴利。 ”
警惕國際大鱷興風作浪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劉煜輝指出,“外資投行研究報告與其投資方向經常是不一致的。在外資投行10月底、11月初普遍唱多時,QFII已開始悄然減倉。根據海通證券(600837,股吧)QFII基金倉位監測報告,在10月接近滿倉運作后,11月上旬QFII投資A股的倉位從10月底的98.38%降至本期的89.71%,倉位明顯降低。不過股價調整幾天后,QFII卻迅速提升倉位。 11月15日至26日期間,QFII基金倉位再次上升到91.30%,增加了1.59個百分點。
劉煜輝認為,目前國內政策保增長、調結構和控制通脹多目標之間有沖突,很難形成趨勢,“反映到資本市場中就形成區間波動,這給資金反復套利提供了便利。”他認為,“不排除投機資金利用這種錯估的機會,沖擊人民幣產品。好在我們還是資本項目管制的,未來這道防線不能松,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大國內經濟改革,減少被套利資金狙擊的可能。 ”
事實上,針對海外市場對中國的投機威脅,近期人民日報海外版連續發表三篇社論,11月24日發表《保持物價基本穩定可以預期》的評論員文章,稱抑通脹不以打壓股市為代價;12月1日發表《中國股市,下一個20年怎么走》的評論員文章,稱要警惕和打擊操縱市場的國際資本大鱷,12月2日再度發表專訪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的文章 《經濟金融穩定“熱”錢就會變冷》,稱應將銀行存款引入股市。
“對于此類事件,應該追查到底。華爾街的精英們在引發了金融危機后,正在虎視眈眈地窺視著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資本市場,伺機興風作浪,牟取暴利,我們對此必須有高度的警惕。 ”12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社評《要警惕和打擊操縱市場的國際資本大鱷》石建勛作者在文章中如是建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