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年終歲末,對中國互聯網業界而言,蟄伏多年之后,又將迎來一大批上市企業,而這輪的旗手是視頻和B2C電子商務企業。
新一輪上市潮 電商企業首當其沖
據艾瑞《2009-2010年中國網絡購物行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網購總金額將達到2500億元左右。但整體而言,網絡購物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卻僅有1.98%。網購群體是伴隨網民基數增長而逐步擴張,但由于我國整體網民網購滲透率仍舊低于發達國家,而且網購滲透率在城市之間也存在巨大差距,這些都暗含了電子商務市場在國內的爆發性增長仍舊存在巨大潛力。
根據CNNIC《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女性網民成為網絡購物的活躍人群,在網購用戶中的份額已超過男性占比,并逐步增大。用戶年齡大多集中在18~30歲,月收入集中在1000~3000元,并且以企業白領和學生為主。
巨資網絡投放 媒體喜憂參半
麥考林CEO顧備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2010年麥考林斥資1億元在互聯網投放廣告,明年(2011年)我們的廣告投放會有很大規模的增長。”對于目前不少B2C企業廣告投放虧錢的現狀(即廣告支出大于其帶來的利潤),顧備春提出自己對廣告效果的理解。“你投入廣告之后,第一個星期你是虧的,這個顧客會二次、三次的消費,我們算的是顧客的終身價值。這個就是需要一個精確的測算,多長時間能夠達到盈虧平衡,然后盈利。我們并不是追求說立刻就盈利,這不可能。”
網絡服務行業,特別是電子商務行業,一直受惠于網絡廣告規模投放和快速轉化銷售的模式,近年,一些正在謀求上市和打造品牌的電商企業,更是加重了網絡廣告的投放規模。艾瑞iAdTracker數據顯示,中國網服行業網絡投放費用從2007年的第五位上升至2010年的前兩位,預計2010年投放費用繼續保持50%以上增長,高于網媒平均增速。整體而言,網服客戶更偏向于門戶進行投放,例如凡客誠品、賣包包、麥考林、京東商城、夢芭莎等的投放核心聚焦在騰訊網、新浪網、搜狐網等門戶,投放金額動輒上千萬。凡客董事長陳年則在微博中表示,2011年將是B2C行業血拼的開始,亞馬遜對卓越亞馬遜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有更高的要求,而當當、麥考林等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在獲得資金的同時,也面臨投資者要求擴大市場份額的巨大壓力。這也意味著,紛紛借助上市拿到融資或期待上市的眾多B2C電商企業,在2011年都將集體加大網絡廣告的投放比例,加速競爭。
雖然電子商務巨頭們都表示下年要加大網絡廣告投放,但不是所有廣告媒體都樂的起來,尤其是門戶網站,廣告版面、核心資源畢竟有限,如果增加廣告播放輪數,勢必會影響廣告效果和網站用戶的體驗,所以電商企業跟網站的合作模式,不應該局限在網絡硬廣方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