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劣的集資手段
公開信息顯示,ST長信和ST天宏的股權凍結所牽涉的企業為齊能化工以及英圖石油,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劉潮山與劉迪為父子關系。
劉迪祖籍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此前,劉潮山與劉迪先后舉牌ST長信與ST天宏,此后,劉潮山家族借殼上市的消息充斥市場。
公開消息顯示,以齊能化工為首的“劉氏企業”旗下擁有多家公司,包括齊能化工、青島繡購化妝品有限公司、青島萬家石化以及鑫匯潤泰為首的投資基金。
據本報了解,目前,作為“齊能系”非法集資的幕后主使,劉潮山此前已去世,其子劉迪也已“身陷囹圄”,旗下公司高管亦被警方控制或“作鳥獸散”。
其實,劉潮山家族的集資手段并不高明,即編造合作項目(石化項目等)拉投資人入伙,同時承諾高額回報,月息從4%到8%不等。起初按時付息,待投資人嘗到甜頭后,再虛假宣傳“公司將要上市”等消息吸引投資人追加投資或拉攏親屬加入,融資雪球由此越滾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因其資金鏈去年11月已經出現問題,11月底,齊能化工向聊城分公司下達通知,對所有吸收的資金停止兌付本息,并許以一年后給予每天0.5%的利息,月息竟高達15%。
據警方透露,12月初,有群眾向聊城警方舉報,齊能化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聊城警方對此進行了調查,發現確實存在涉嫌非法集資的情況。
聊城警方稱,該案由于涉及多地,已由山東省公安廳統一調度指揮,組織開展工作;公安機關將千方百計追繳涉案資金,扣押、凍結相關資金、財物,最大限度地為受害者挽回損失。
監管缺位
受害的不僅僅是自然人。據本報了解,包括淄博、聊城、青島等地的一些企業和民間借貸公司、投資公司等,也未能抵抗高利誘惑紛紛向“齊能系”投入了巨額資金。
警方透露,除聊城警方外,淄博、青島等地也已展開對投資人的備案登記工作。目前淄博等地登記的投資者人數已近千人,登記資金也已超過億元。
據知情人透露,實際上,齊能系非法集資已經開始了多年。在淄博,劉氏父子以天津潤泰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淄博分公司的名義,以石化資產和商場經營作為保證,通過上述公司收取投資者資金,然后再將資金轉移至其他企業或留作他用。投資者稱,這一基金在淄博已存在多年,信譽較好,此前都能及時支付利息,所以有很多朋友和親戚相互轉告。“只要按時付利息,大多數人不會管錢到哪里了。”
本報獲得的一份齊能系與投資者的合作協議顯示,合同約定投資者出資3萬元,共同合作商場經營項目,5個月為一周期,合作時限為12個月。合作協議還附有一份3萬元的收據,雙方約定月利率為5%,如此計算,年利率高達60%。
“如此明顯的問題,為何監管部門早沒有發現?”一位投資者質問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