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促進股權投資企業規范發展的通知》。該《通知》要求在投資運作過程中發生重大事件的,應及時向備案管理部門報告。而在此前僅要求五億人民幣規模以上的投資基金備案。
中國投資基金的發展速度迅猛。根據AVCJ的一份報告顯示,2005年中國投資基金集資水平為138億美金,在2008年飆升至348億美元。遭遇2008年金 融危機影響,2009年募集資金下跌至135億美元,但很快出現了反彈。2011年度前三個季度募集資金已經達到了280億美元超過了2010年全年的募資金額。
其中人民幣基金的募資速度遠快于美元基金。根據APER的數據,在2008年非人民幣基金與人民幣基金的資金比例約為7:3,在2010年,這個比例變為了約3:7。
普華永道華中區私募股權基金合伙人高建斌說,中國投資基金與美國不同,創投與成長基金之間的界限并不清晰,整個市場上并購較少,以成長型基金為主。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國的企業創始人大多不愿意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
IPO是中國投資基金退出的主要方式。2010年,PE/VC支持的中國企業在香港、紐約和大陸共募集資金600億美元,共有200多家公司上市,超過全球其他地區。而且過去三年中,中國每年的上市案例數量均超過美國。但從2011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來看,中國投資基金所募集資金和投資企業上市數額都有所下降。與此同時,還有大量PE支持的中國企業等待進入市場。
這意味著在監管越來越嚴厲的趨勢下,中國投資企業還有大量的投資項目沒有進入市場。“未來的趨勢是,不是一般的GP可以拿到融資。”高建斌說,“對于LP來說,關鍵是投給哪個GP”。
大量的投資基金正在進入一期的尾聲,市場局勢可能將會使得一些投資基金不得不偃旗息鼓。“市場洗牌是正常的,在過去五年,風險投資變成了低風險高回報的行業,必然會向高風險高回報回歸。”
而在未來那些擁有良好退出記錄,穩定的團隊以及獨特市場定位的投資機構,才能在市場上存活下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