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海內外資本市場不盡人意 VC回報令人堪憂.
境外資本市場的中國概念股普遍處于困境,VIE爭議之聲不斷,多重利空因素使得今年VC退出不斷下滑。境內市場方面,同樣哀聲遍野,近期創業板、中小板頻頻破發,創業板指和中小板指一年均有較大跌幅(如下圖)。根據清科數據庫統計顯示,2010年深圳中小板和深圳創業板新增上市公司分別達204家和117家,背后的VC/PE機構在今年陸續進入解禁期,拋售行為也密集起來,但由于二級市場表現的不盡人意,VC/PE回報也十分令人堪憂。
圖1 近一年創業板指及中小板指對比

六、從“廣開源”到“深培養” 投后管理精耕細作
目前創投市場上優質項目變得越來越稀缺,不少中小規模創投機構在選擇項目時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僧多粥少”的現狀困擾當前VC。市場前景的不明朗,為應對環境變化,保證投資效率和投資資金安全,很多機構改變以往相對激進的策略,尋求其他路徑準備“過冬”。在相對有限的項目現狀下,為保證投資水平,一批創投機構未雨綢繆,設立專門的投后管理部門,以彌補項目激增留下的投后管理服務欠缺問題。此前,隨著創業板股票解禁越來越多,創投公司減持套現的數量不斷擴大,已有一些大型創投組織了專門的投后管理部門負責減持。
相對于中國目前投資的膨脹度,投后管理還很不成熟,隨著創投市場的發展,下一階段競爭的優劣將聚焦于投后管理方面。而隨著投資的加大,必將帶來VC投后管理團隊的進一步擴充,專職投后管理團隊成為創投機構部門設置趨勢。創投將更加注重人才體系的培養,更加重視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建立更為良性的投資鏈。從“廣開源”到“深培養”,深入發掘已投項目潛力,中國創投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