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KPCB風險投資合伙人約翰-杜爾(John Doerr)在和22名中國創業者見面后,迅速承諾投資其中的一個公司。但在隨后的媒體見面會上,當被問及是否有意投資盛大時,他很簡單地回答“NO”。
約翰-杜爾是KPCB風險投資公司的合伙人,從1980年開始,投資了眾多大獲成功的公司,包括Google、SUN、康柏、亞馬遜、網景、賽門鐵克等,約翰-杜爾至今還是Google的董事會成員。
2005年中國互聯網涌現新一股創業熱潮時,KPCB公司并沒有進入中國,此次約翰-杜爾訪華也意味著KPCB公司正在加入投資中國創業市場,事實上,約翰-杜爾的名片上,已經印上了中文名字。約翰-杜爾表示,中國互聯網產業還處在發展的早期,機會仍然很大,除了互聯網,KPCB也同樣關注生物科技等其他領域。
約翰-杜爾拒絕透露承諾投資的公司的具體名字,但否認此公司并非是據傳已獲得3000萬美元的Chinabbs,此外他還表示對令一家公司很有興趣。
約翰-杜爾認為對風投者來說,關系網絡是核心要素,此外,對一個行業的深刻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他認為中國不少第一波創業者開始轉行做投資是一個好現象,他們的行業經驗將有助于新的創業者。
約翰-杜爾表示,他認為中國創業者有3個特點,首先是極具進取心,可以用很少的資源完成很多事情;其次,由于中國互聯網市場本身足夠大,增長快,中國的創業者主要關注中國本身市場,而不怎么在意國際市場;第三,中國的創業者很多有民族主義的情緒,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創業,把中國建設成一個更強大的社會。
作為Google的董事,約翰-杜爾認為國外公司大都在中國并不成功的原因是總部對中國公司授權不夠,而對Google可能收購SUN的傳言,約翰-杜爾表示不予置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