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集團洽購新浪
陳天橋欲放手,李嘉誠想接盤?

新浪的牌局將成為什么樣,現在還是未知數。漫畫/葉綠
本周在業界傳得沸沸揚揚的“TOM集團收購新浪”昨天被證實不僅僅是傳言。接近新浪董事會的可靠消息稱,新浪董事會“現在確實在與TOM集團就收購事宜進行談判”,但由于操作起來相當復雜,這一收購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塵埃落定。而據消息人士稱,TOM集團所購股份將是盛大所持新浪19.5%股份及姜豐年手中所持0.5%以上股權。昨日,盛大方面負責人對此不予作評,只反復強調盛大只是新浪戰略投資者。
TOM欲做新浪第一大股東
“好幾家公司都與新浪談過收購的事情。”昨日,一位知情人士稱,其中最有可能的收購者是TOM.據了解,TOM集團將通過購買盛大公司持有的新浪股票的方式成為新浪第一大股東,并打算一并收購新浪原聯席董事長姜豐年個人所持有的新浪股權。這樣,一旦收購完成,TOM集團將持有超過20%的新浪股份。
在此情況下,按照納斯達克的相關規定,新浪將成為TOM集團的下屬公司,新浪報表將并入TOM集團。
若以新浪現在的股價計算,作為TOM老板的李嘉誠為這筆交易將付出接近3億美元的價碼。
但看上去簡單的買賣或者并不會那么順利,這筆交易最終能否以皆大歡喜的結局收場目前還是未知之數。
四大勢力參與新浪收購案
按照目前最為可信的說法,參與到新浪TOM并購案中的資本勢力有四股:以李嘉誠為幕后老板的TOM集團;以19.5%持股比例占據新浪第一大股東座位的盛大公司老板陳天橋;新浪前任聯席董事長、現任新傳集團董事長姜豐年;新浪現在的真正控制者,以段永基為首的新浪董事會。
出于不同的目的,這四方面力量正“做在一起”進行談判。四方面力量最終以什么樣的形式尋求到利益平衡點,將是收購成敗的關鍵所在。
新浪“毒丸計劃”威脅依舊
去年春天,盛大公司從二級公開市場收購新浪19.5%的股票后,遭到新浪董事會的抵制,并啟動了“毒丸計劃”。這一反收購行動不但阻止了盛大繼續控制新浪的步伐,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如今TOM集團收購新浪的關鍵點之一。
按照新浪制定的“毒丸計劃”,新浪董事會有權在任何一家公司持有超過19.5%的新浪股權后通過攤薄新浪股份,為收購方控制新浪制造障礙。因此TOM集團要想以超過20%的控股比例將新浪變成旗下產業,必然面對該計劃重新啟動帶來的威脅。
■反應
當事人拒說收購事件真假
在職場打拼多年的當事者們無疑都深諳語言的技巧。昨日,盡管記者付出了種種努力,但還是無法從相關關鍵人物那里得到“是”還是“不是”明確答復。他們或沉默,或玩文字游戲,但同時又作出了暗示。目前,從這些類似于啞謎的暗示里去猜測真相還有一定的困難。
汪延的暗示
在了解到TOM收購新浪的消息后,記者隨即與CEO汪延取得聯系,并進行了一次簡短的對話。
記者:汪總,TOM集團買新浪的事情到底真的假的?給個暗示吧。
汪延:時間會給你明示的。
記者:可是到底是多少時間呢?
汪延:eternity(永恒的)。
記者:可是在這件事情上我到底該站到哪一“隊”呢?是信還是不信啊?
汪延:這事情不用站隊,也沒有隊可站。
盛大的表格
“有關新浪和TOM集團的事情……”未等記者說完,盛大公司老板陳天橋便做出了回答。
“我能給你的只有去年向納斯達克提交的13-D表格。”陳天橋說。
而據記者了解,這個表格中,盛大對收購新浪股票的描述是這樣的:盛大公司已經持有新浪公司19.5%的股權,本次收購行為是一次戰略性投資。
陳天橋的潛臺詞是,他的收購只是一次投資行為。
姜豐年的沉默
作為新浪原聯席董事長,姜豐年已經離開了新浪,其個人目前所占新浪股權的比例也很少。但對TOM而言,姜豐年的卻是相當關鍵的。
“您持有的新浪股票到底會不會賣給TOM集團?
“我現在不能說。”姜豐年回答得相當簡潔。
■旁觀者說
“新浪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
昨日,互聯網分析師呂偉鋼對于“TOM收購新浪”一事做出如下分析:新浪多年來在門戶方向發展得很成功,但在其他的市場方向上嚴格地講是缺乏創新動力的。在某些領域內,新浪的成長是低于整個產業的成長水平的。對于投資人來說,新浪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了。
從TOM集團方面看,其旗下的TOM網過分地依賴于無線業務,業務過于單一。通過收購的形式將新浪在門戶方面的資源與Tom. com在無線方面的資源進行整合,將誕生中國最大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將確立TOM網的優勢地位。
從這一點上講,新浪和TOM.com無論將來是采取單一品牌的方式運營,還是通過資源整合采取雙品牌策略,讓新浪在門戶方向上發展,TOM繼續在無線方面發展,都是有必要的。
如果能成功和新浪合并,TOM系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無線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那么無疑會在未來取得與移動運營商談判的更多籌碼。對于新浪來講,T OM在無線業務方面的強勢資源可以成為一種強勁的動力。
■另一面
陳天橋面對現實
盛大向億萬家庭推廣“盒子”的計劃需要巨大的時間和資金成本
在盛大急需資金推廣他謀劃依舊的盒子———客廳計劃的時候,盛大的股價已經跌到了13美元左右。這一背景或許是陳天橋想要退出新浪的重要原因。如此,陳天橋在2005年導演的中國互聯網界最大的一個懸念,或許將在2006年的這個春天畫上句號。
陳天橋的投資
與去年的那場激動人心的收購與反收購相比,新浪眼下面臨的交易可能更為復雜。不同的是,去年陳天橋更像是“霸王硬上弓”式的搶走大股東席位,而此次更像是一筆單純的商業交易。
“如果盛大玩不轉了,新浪可以找人接盤。”去年互聯網界“西湖論劍”時,熟悉新浪盛大交易的人士曾對記者說,畢竟盛大很難受,無論是進還是出,都會難受。因為盛大拋售的話,很可能導致新浪股價下跌,這樣對新浪和盛大都不會有好處。
所以盛大若要退出新浪,最好的方式是找到合適的基金或者機構來接盤,一方面讓盛大不至于虧本,另一方面新浪的股價也不會太難看。
因為游戲免費策略和“投資人的不理解”。盛大在納斯達克的股價下跌了不少。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新浪的優勢資源長期得不到應用,對盛大來講將是一筆無法負擔的時間成本。
根據記者目前掌握的信息,盛大將于下周一正式開始推廣和銷售自主品牌的“盒子”,巨大的市場風險和資金壓力將讓盛大在短時間內無暇顧及對新浪控制權的爭奪。
顯然,李嘉誠的TOM系是最佳的接盤者。
據分析,這筆交易的主動方甚至有可能是新浪董事會,而姜豐年的退出甚至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條件———李嘉誠不可能在得不到任何實惠的情況下替陳天橋接下這個包袱,他要的是絕對的控制權。所以姜豐年手里那點超過0.5%但不超過1%的新浪股份,對TOM集團很關鍵。
按照盛大的官方說法,其去年對新浪股份的收購原本就是一次“戰略性投資行為”。截至昨天記者發稿時,新浪的股價已躥升至接近27美元每股。雖然這樣的行情并不代表著最終交易的價格,但TOM集團即將接手新浪的消息傳出后,投資人信心的膨脹可以被認為是盛大的一種利好———畢竟當年盛大收購時其股價只在23美元左右。
當然這4美元的差價完全不足以成為打動陳天橋的根本原因。對于這筆投資總額超過2億美元的交易來說,千萬美元的收益對盛大來說,投入產出比并不可觀。
盛大的現實
真正讓陳天橋參與到這張集合了李嘉誠、段永基、姜豐年的談判桌上,是因為盛大現在面臨的考驗。昨天下午,記者接到來自盛大市場部的電話,稱盛大將于下周一在北京召開一整天的發布會,在全國范圍內自主推廣自有品牌的“盒子”。
按照盛大發言人的說法,這也是盛大自去年將“盒子”系列產品正式推出后,首次改變“與硬件合作伙伴共同推廣”的策略,改為身體力行,自主推廣銷售。而聯系起此前盛大“盒子”滯銷的傳言,或者盛大已經感受到了壓力,合作伙伴的不盡如人意某種程度上正在讓盛大不得不收回對它們的信任,進入到硬件這塊原本并不熟悉的市場中來。
陳天橋去年的大膽一度吸引了整個中國互聯網的眼球,但也讓盛大飽受非議。華爾街在盛大宣布對《傳奇》等主流網絡游戲的免費運營后瘋狂唱衰盛大。而盛大2005年第4季度財報高達5400萬美元的虧損,更是讓投資人對盛大的信心大跌。
“畢竟現在盛大已經跌到13美元了,而其歷史最高點為45.40美元。”有分析人士說,就算陳天橋的數字家庭戰略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但他需要資金和時間。
“盛大對新浪的戰略投資將會是符合盛大戰略需求的。”陳天橋去年曾表示,當然戰略需求和市場環境都在變化,盛大的策略也會隨之調整,任何決定都有背景,只有符合市場變化的策略才會是正確的。
■猜測
新浪將向何處去
若談判順利,新浪將成為TOM集團旗下公司
如果各方談判順利,TOM集團實現收購計劃,TOM將拿下盛大持有的19.5%新浪股份和新浪聯席原董事長姜豐年所持的超過0.5%(不到1%)的新浪股份,最終持有新浪20%以上的股份,成為新浪的絕對大股東。
如果新浪董事會在交易前與TOM集團達成一致,新浪董事會將主動放棄“毒丸計劃”,那么新浪將成為TOM集團旗下公司。
一旦上述假設成真,新浪網與TOM網勢必面臨整合。這種整合可能有如下兩個版本:版本一:TOM集團放棄Tom.com的品牌,單獨運營新浪品牌。Tom.com的高層進入新浪管理層,出任占據絕對話語權的職務。此外,原新浪無線業務部門全面整合進Tom.com,由Tom.com原團隊負責無線業務運營。
而新浪在門戶方面的團隊保持不變。雙方在完成資源整合后,中國互聯網領域內將出現一個更加龐大,業務模式覆蓋所有已知商業模式的巨頭型企業。
版本二:TOM集團繼續保持雙品牌運營,但對新浪和Tom.com的資源進行重組整合,新浪將無線業務以及相關業務(如IM)的資源剝離,交由Tom.com運營;而Tom.com則將門戶、網絡廣告、搜索等媒體相關業務交由新浪運營,雙方管理層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但TOM集團會派員進入新浪董事會與管理層。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彭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