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概念已引起中國互聯網第二輪創業高潮。同時,業界最新傳聞2006年下半年即將登陸的30億美元風險資金將使中國Web2.0網站的數量和規模成幾何級數增長,膨脹之勢不可擋。人們仿佛又聞到了1999-2000年互聯網第一輪瘋狂創業的氣息。
就在Web2.0概念愈演愈烈之時,作為長期奮戰在互聯網第一線,經歷過第一輪互聯網泡沫洗禮的“老兵”,天使投資人周鴻袆最近給眾多Web2.0網站負責人潑了冷水。他大膽預言,在風險資金的推波助瀾下,2006年下半年,Web2.0網站將面臨一場“血戰”,只有一部分網站能生存下來。
風險投資的“激素”
一個網站扣上Web2.0的“帽子”,會覺得自己很“牛”。周鴻袆說:“最近,很多企業都打著Web2.0的招牌在投資或尋找投資。”
一時間,在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共同打造下,Web2.0網站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博客概念后面是長長的一串名字:中國博客網、博客網、博客動力網、青娛樂、豆瓣、派派搏客……多如牛毛。
摩根斯坦利全球副總裁季衛東表示,盛大、騰訊成功上市后,海外風險投資發現了“新大陸”。2005年投入中國的風險資金達到40億元,是2004年的兩倍以上。根據觀察,一些發展較好的創業公司往往可以從10家以上的風險投資商手上拿到競標。
一方面風險投資在賭博,“很多投資人與創業者一樣,并沒有看到Web2.0網站清晰的商業模式。”IDG技術創業投資資金副總裁李建光表示,“但大家都清楚,Web2.0網站創業者中一定會有人勝出,誰都不肯錯過這個機會,所以大筆風險資金不斷進入,期待再出現一個新浪或百度。”
另一方面,海外風險投資對中國Web2.0網站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摩根斯坦利對“芙蓉姐姐”現象進行跟蹤調查發現,“芙蓉姐姐”照片在中國400萬個網站出現,頻率比著名女演員章子怡、徐靜蕾高40%-50%,達到過去一線明星5-10年才能實現的目標。2005年,平均每個小時有400個網站刊登有關她的內容,而幾乎所有的內容都由網民自創。博客在這一事件中展現的巨大影響力,使海外風險投資對中國Web2.0網站的前景非常樂觀。
遭遇Web1.0圍剿
在這股浪潮中,很多網站標榜自己是Web2.0,而被風險投資熱捧起來的Web2.0網站現在正被Web1.0網站圍剿。
“有些創業者覺得掌握了Web2.0技術就像掌握了可口可樂的配方,可以笑傲江湖。”周鴻袆表示,新浪、搜狐等正在大規模地將Web2.0技術應用到自己的網站中,已經構成對Web2.0網站的極大威脅。
在中國博客網、博客網等辛苦幾年將博客概念推廣開來,博客市場漸熱之際,新浪、搜狐隨之開通博客頻道,其聲勢之大令前者比之不及。
“中國IT界有一種文化,一人捅破窗戶紙,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周鴻袆說,一旦一項好技術得到應用,一方面會有更多投資者向眾多概念相似的網站投資,像“群狼”在市場拼殺;另一方面,互聯網巨頭新浪、搜狐、騰訊、百度等會虎視耽耽,伺機而上。“新浪的名人博客、騰訊的QQ Zone一出,專業博客網站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所以,只掌握技術不行,只有Web2.0的概念也不行。“我看好博客的應用,但不看好任何一家博客網站。”周鴻袆表示,以后每個網站無論是百度、Google都會有BBS、博客。現在如果一個公司僅有博客或是BBS,或者說些自己都不太懂的術語,“生存會很艱辛”。
大戰在即
“下半年至少有30億美元的風險基金投入中國,大部分互聯網項目都會獲得風險投資,而中國互聯網并沒有這么多好項目;市場和用戶也不需要如此之多相同類型的Web2.0網站。”周鴻袆表示,下半年肯定會有一場“血戰”。
據悉,目前已經進入中國的30個美國投資基金在美國用“中國概念”募集資金。平均每個基金將有1億-2億美元份額,募集資金總額至少30億美元。為了爭奪機會,募集到資金的風險投資商必須在未來半年到一年內把30億美元資金全部投出去,“所以無論是不是好項目,再等等,如果不出所料都會拿到錢”。
如果眾多網站獲得大筆資金,只能意味著競爭更加激烈。“所有的成本,包括運營成本、營銷成本、員工成本都會不斷增加。”周鴻袆分析,所有的項目會一擁而上,這將是一次生死考驗。
李建光表示,IDG雖然會繼續投入大量資金支持Web2.0,但IDG非常清楚,與1999年、2000年中國互聯網新興時期一樣,Web2.0也將經過一個非常嚴格的整合時期。那時,大部分項目和網站會死掉,但一定會有企業活下來,并最終成為勝利者。“IDG已經做好心理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