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是高智商者玩的游戲
前天記者電話聯系到閻焱的時候,他正在前往機場的路上,他就要去美國。
閻焱是“文革”結束后第一批考試錄取的大學生,先后就讀于南京航空學院、北大、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沃頓商學院。
此后,他在世界銀行、美國哈得遜研究院、美國國際集團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等機構工作過。如今他正統領著亞洲最大的信息風險投資基金—————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有人說,閻焱“一舉一動都牽扯到內地風險投資的走向”。
記者(以下簡稱記):作為“贏在中國”的評委,你怎么評價這個電視真人秀節目?
閻焱(以下簡稱閻):“贏在中國”最重要的是有這么一個信念———勵志創業,這與一個國家經濟的興衰、一個國家的創造力是息息相關的。一個民族要有創業精神,如果沒有的話這個國家的經濟會逐漸地走向衰亡。中國經濟在過去25年中創造了一個奇跡,每年以近10%的高速增長,而且這是在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基礎上,這在人類歷史上是沒有的。這幾年,民營經濟在IT行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找到中國新一代的像馬云這樣的年輕企業家。
我們有三家投資基金參與這次“贏在中國”,其實這塊投資對整個基金來講占的比重很小,我們有11億美元的資金,投這不到200萬美元。我們希望支持對民族有利的事情。
記:風險投資業目前在國內很熱,普通人對這個行業的想象,和真實的有多大差距?
閻:我們每年收到中國最好的清華、北大成百上千人的申請,這個行業相對來講沒有那么懸,我承擔風險,如果賠錢了我認倒霉,我承擔風險我得到投資回報,基本上我投資承擔全部風險,我們有一個具體數字的投資。風險投資業是高智商的人的游戲,不是人人都可以玩的。國內目前作為制度化的風險投資還沒有,所以很多人要先付學費,先燒錢,等錢燒完了就學會了。這是一個很專業的行業,我覺得一些好的投資,要找一些專業人士管理。
記:王利芬說你眼光比較獨到,你怎么考察選手呢?
閻:我看重一個人的HONEST(誠實)和DOWNTOEARTH(實事求是)!我注重從細節觀察人,一個人要想成功,還要看他的團隊,需要有團隊合作精神。基本上世界上無論做什么事兒,做學問也好,商業也好,做投資金融也好,杰出的人都有很多共同特點,人品、誠實、講信用,一定要有一個非常寬廣的胸懷,沒有這些做什么都很難。
記:“贏在中國”的最后勝出者,會是最好的嗎?
閻:“贏在中國”不光是電視的秀,最重要的一點是真實的投資,真實的市場競爭下產生的最佳,是不是在每一個人心中都最佳?不一定。
創業的成功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實際上在“贏在中國”的成功并不一定保證你在商業上一定成功,也許我們投資企業全部失敗都有可能,這要取決于創業者,至于他未來(進入最后的五個人)是否一定成功,沒有人擔保你,你仍然是一個創業者,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