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這種創業狀態在5-10年內不會停止,做到老都有可能”。
說這句話的人,是在投資界頗有名聲的王定標先生。在遞過來的名片上,大旗網(原ChinaBBS)董事長只是他數個項目中的一個職務,他五次創業,五次拿到IDG的投資,擁有豐富的網絡商業模式的設計和實踐經驗,主導并參與了5個創業項目,這5家公司分別是上海新好耶技術公司、上海信語通校園媒體公司、大旗網(daqi.com)、CHINA-Y、IMU(數動時代)。
就像一條閃光的金絲帶,王定標把創業項目、創業團隊和投資機構鏈接在了一起,而如果沒有他,也許這三方面還會像單個珍珠一樣,散落在各處。
五只“金蛋”和它們的CEO
先來看看王定標的五只“金蛋”各自的孵化狀態。
首先,最讓他得意的“新好耶”已經處于Pre-IPO(上市前)的狀態。王定標介紹說,今年有望沖擊納斯達克的上海新好耶技術公司,是他創業生涯中的最值得興奮的作品。該公司致力于為廣告商提供量身定做的網絡廣告方案并監測其廣告效果。這家公司2005年的營業額已經達到了7億元,隊伍達300人,發展勢頭迅猛。
其次,看與分眾傳媒有相似之處的信語通公司。分眾與聚眾的合并,引領了國內戶外新媒體的浪潮,不過,王定標敏銳地注意到高校戶外媒體網絡方面還是空白,于是他避開了競爭最激烈的樓宇,而將這種廣告媒體搬到了高校食堂。這一想法,得到了IDG風險投資的認同,一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注入使一家名為上海信語通的校園媒體公司誕生。定位于校園媒體的上海信語通公司,其網絡目前已經覆蓋到了國內300所高校,在校園媒體領域占到了90%以上的份額,處于絕對壟斷地位,截止目前還沒有發現一個成氣候的競爭對手。
再說大旗網,這是王定標在2004年11月成立的,其實體名稱為北京凌云互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大旗網是國內最大的中文Web2.0原創信息聚合網站,是Web2.0信息聚合行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Alexa全球排名曾經躥升至50位左右。
而曾經在即時通訊領域引起關注的IMU,由于種種原因,現在已經轉變為了一家技術實驗室,主要在IM、P2P、BLOG等技術方面做一些研發和支持。
最后一個是CHINA-Y,這個定位于大學校園的Web2.0網絡社區,于今年5剛剛對外發布,其模式的詳細情況和前景預測還有待人們觀望。
項目多了之后,王定標不可能都自己親自去操盤,CEO的選擇就成了關鍵。“我選人、選CEO有一些自己的原則”。王定標說,首先這個人得有一些理想色彩,需要在現實的東西之上有一些精神追求,因為創業是靠激情來維系的,最終是靠信念支撐的;其次,他得有一定的領導力,有一定的人氣值,能團結到一批有能力的追隨者一起把事情做上去。
說到這里,他拿魏、蜀、吳三國故事舉例子:三國中首腦人物曹操、劉備和孫權,劉備能力一般,但很有領導力,人氣值非常高,能團結到關羽、張飛等一批干將,孫權的能力和人氣值與劉備相比次之,而曹操個人的能力最強,人氣值最高,所以在三國中獲得了最大的勢力范圍和位置。
“這個人在過去的職業生涯中非常成功,沒有犯過一些無謂的錯誤,做成了一、兩件事情,而不僅僅是做過事情,因為“做成”和“做過”是有區別的,成功的經驗以及成功獲得的自信都可以用到未來的事情上,從而增加未來事情成功的概率。”王定標說。
新好耶公司的CEO朱海龍,在麥肯光明廣告公司有著8年的從業經驗;信語通的CEO謝治南,曾經擔任通成白馬公司的副總裁;而大旗網的總裁兼總編輯馬曉霖,是新華社高級記者、前《環球》雜志社總編輯,已成功地將虧損中的《環球》雜志扭虧為盈,累計有17年的媒體經驗。
“他還需要有良好的個人信用記錄”,王定標認為,這個人必須正直、誠實、可以信賴,在過往的工作中堅守一些基本的道德底線,在業內和圈子里口碑非常好。
飛來飛去的投資“游俠”
像王定標這樣包里帶著多張名片的投資人兼創業者,在互聯網行業似乎越來越多。在美國,這些人有個專屬名字,叫“連續創業者”(serial entrepreneur)。從某種意義上講,就像連環殺手一樣,在商界極具殺傷力。美國的風險投資家們認為,投資那些連續創業者最容易賺錢。因為這些連續創業者們會情不自禁地永遠創業,把公司當作產品,賣掉一家再繼續創立一家。而這種有良好創業記錄的創業者,更易獲得VC的青睞。
這些在互聯網領域有著連續創業記錄的人群,會以相對較低的邊際成本實現每次跳躍。對于投資人來講,這些“貴族”們良好的創業記錄,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降低其投資風險。這樣,一個創業者多次拿到VC投資的現象,或者多次拿到同一個VC投資的現象,就層出不窮了。
為什么會連續創業?“我是一個對新生事物非常有好奇心的人,而且合作精神也特別強”,王定標說,不過當一個項目進入穩定發展后,他的興趣就不大了。在王定標創立公司的第一天起,他便在不停地尋找比自己更適合長期運作公司的人。所以,每啟動一個新項目,他便交給一個人去打理。
不過,投資人也許會有擔憂:這么多項目,一個人參與得過來嗎?王定標說,自己參與的項目不會擴張太多了,因為畢竟精力有限。如果再看到自己喜歡的項目,或者碰上了自己由衷喜歡的創業團隊,也會積極參與,不過參與的方式可能會有所變化,比如放一點錢進去、占一點股份,因為這樣不會占用很多精力。
與國內一些風險投資人有所不同,王定標似乎并不是一個職業投資人。他背后也沒有一個擁有一定資金實力的風險投資機構,他是一個擁有小額資金的自由投資者,更像一個“游俠”。畢竟,很少有投資機構像他這樣,當一個設想還停留在創業者的腦海中或筆記本上時,王定標就以其敏銳的嗅覺發現了機會與財富氣味。人們把這種像神話中雙肩插上翅膀的天使,早早地飛過來為這些項目“接生”的投資人,叫做“天使投資人”。在中國互聯網和新技術行業,王定標應該是一個更典型的人物——他對其投資項目在早期的介入程度更深。
他的確總是飛來飛去。每周,他都在北京和上海之間往返一趟,由于他把家安在了上海,一般情況是他周五到周一在上海,而周一到周四在北京,忙碌而有序地呵護著他的幾只“金蛋”。“他們每個公司都為我準備了一個辦公室,我現在是一個‘超級替補’,需要我的時候,我就及時出現”,王定標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