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在面對新技術和新創意時,風險投資者們通常將一家公司的管理團隊的實力列為重要的投資因素。但美國最近的兩起投資卻將這種概念帶到了一個新水平:直接給創造內容的人投資。
本月初,紐約的軟銀資本給政治群體博客網站HuffingtonPost.com投去了5 百萬美元的首輪資金,這是一家由專欄作家,前加州州長候選人Arianna Huffington開辦的網站。
隨后,硅谷的真實風險資本公司又給GigaOmniMedia 網站注入了資金,GigaOmniMedia 是著名的科技記者Om Malik開辦的個人日志網站。
博客正在被人們看作是傳統主流媒體的一種補充,和老一代的網絡新聞相比,博客日志更主觀,更靈活,可信度也稍低。正如軟銀的Eric Hippeau指出的那樣,博客的走紅或許包含著未來新聞如何發展的答案。
Hippeau 說:“我們認為,新聞的未來將象Huffington Post 網站這樣,它包含了突發新聞,即時評論,博客以及社區,評論區域就像一個迷你的博客。”
與此類似,Malik 的博客也因為他每天報道科技界的突發新聞而聞名,Malik 尤其在寬帶互聯網及Web 2.0 技術報道方面擅長。
Malik 在網站上提供觀點,預測,對其它博客進行回應,他的這個網站被人看作是觀察硅谷的必讀網站。
盡管給個人投資似乎有些冒險,但這兩個網站與傳統的個人網站相比,存在著很大的不同。Hippeau 表示,HuffingtonPost網站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將其與其它博客網站區分開來,GigaOm最近也重新設計了網站,使其更接近一個媒體公司的風格。
Hippeau 認為,HuffingtonPost有朝一日將超過Salon.com 和Slate 這樣的新聞雜志網站,事實上,來自Alexa 統計網站的數字顯示,HuffingtonPost的訪問量和Slate 差不多。在互聯網最受歡迎的科技類博客排行榜上,HuffingtonPost排名第五,GigaOm排名46。
為博客提供搜索或者工具的公司最近幾年也獲得了很多的公司的青睞,Bloglines 博客搜索引擎2005年被Ask Jeeves收購,時代華納的美國在線去年收購了博客聚合網站Weblogs ,雖然未公布收購金額,但坊間傳出的金額不低于3500萬美元。
大部分的頂級博客目前仍然保持獨立,象Boing Boing 以及Kos Media。
通常來講,博客們一般通過廣告收入來賺錢,但Hippeau 指出,HuffingtonPost的盈利途徑多種多樣,比如,它可以通過發布與內容同步的產品來盈利。
作為前Ziff Davis媒體主席兼首席執行官Hippeau 表示,他在媒體業務中總是堅持編輯和財務的分離,因此,他會在一個博客網站之中擔當一個股東的角色。
他說:“我的媒體管理經驗告訴我,讓編輯和新聞記者擁有自己的聲音,你不要以商業原因去改變內容,從而破壞網站用戶對你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