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清華大學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總目標下,提出了創建清華科技園的構想。10多年來,科技園以“聚集核心技術、培育鉆石企業”為戰略目標,依托清華大學雄厚實力,營造出IT領域企業自主創新的一方天堂。
科技園發展中心主任、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梅萌告訴記者:清華科技園區占地25公頃,建筑面積69萬平方米,已有400家高新技術企業落戶于此,其中研發機構近150家,包括8家世界500強研發機構、20家海外上市公司。已入園的企業,包括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國內大型科技集團公司、高科技創業公司以及各類風險投資、中介服務機構。其中有世界最大的在線游戲公司聯眾公司、有研制世界上最先進中文掃描識別系統的清華紫光文通公司、中國最大的軟件分銷企業———正普科技公司、中國第一個產業化的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生產企業———同方威視公司等。2005年園區企業銷售收入近200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園區企業研發經費投入30億元,約占全國研發經費總投入的1%,擁有專利和專有技術近千項。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涵蓋了數字電視、無線通訊、IC設計等多個高端技術領域,形成了企業孵化器集群、技術研發機構集群、中介服務和配套服務機構集群。
在這里,入園企業書寫了一系列“世界領先和中國第一”的科技新篇章:展訊通訊公司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個SCDMA芯片;清華五行公司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個中文過濾軟件──五行衛士;科技園投資的英納超導公司拉出了中國最長的商用超導線;科泰世紀公司開發出中國第一個商業化微操作系統;清華同方推出國內第一個寬帶網CAS有條件接收系統;清華紫光推出中國內地第一臺自有品牌數碼相機和中國內地第一個自有品牌的掃描儀,從1999年開始,紫光掃描儀一直占據國內市場第一的地位……
不久前,記者在“2006.清華科技園自主創新成果展”上看到更多的“孵化”成果:園區內30余家企業展出了70多項創新技術,其中40余項達世界領先水平。其中包括自主研發的填補我國船用電子設備的船載航行數據記錄儀(俗稱船用“黑匣子”);自主開發成功的亞洲首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SM/GPRS手機核心芯片……作為清華科技園創建10多年來的階段性創新成果的展示,整個展會凸顯以企業為主體、園區為平臺的技術創新成就和高新技術的重大突破態勢。
科技園借助企業孵化平臺,通過開展“實習生計劃”、“清華經管MBA培訓基地”等活動,促進園區企業與清華學子的融合,提升了學校科研水平、促進了學科建設,實現了企業使用人才和大學培養人才的雙贏。
清華科技園一大亮點就是有100余家留學人員創業企業。這些企業家多數來自美國硅谷,帶回的是國際領先的技術和理念,科技園積極為這些企業家與清華大學相關院系的合作牽線搭橋。目前,清華大學科技開發部、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清華大學豐田研發中心等多家機構在園區安家,園區各跨國公司(如SUN公司、P&G公司等)和各創業企業與清華大學的信息學院、計算機系等院系紛紛建立合作實驗室。
“今天的中國,企業尚未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需要通過產學研的模式來實現。科技園不是產業基地,主要任務是為企業提供服務,我們通過組織提供資金、人力資源、大學和政府資源服務,打通產學研結合的渠道,努力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梅萌主任告訴記者,清華科技園已經具備培養“鉆石企業”的條件和能力,目前正式啟動了一項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鉆石計劃”:科技園將優選20家具有核心技術、發展潛力遠大的入園企業予以重點扶持,幫助自主創新的企業快速成長為世界一流的頂尖企業。按照計劃,今后5年內,清華科技園將啟動2億元的創業投資基金,并聯合其他投資機構予以重點扶持,計劃投資總額達2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