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歐洽會期間,900多家中歐企業將舉辦超過5000場次的一對一洽談,每次洽談時間不超過25分鐘。如何在短時會談中引起對方興趣,進而愿意坐下來談判業務、實地考察甚至起草合同?歐洽會開幕前,對參會企業進行培訓的專家指出,應多了解歐洲文化并掌握與歐洲人做生意的細節。
中歐洽談會技術顧問韓梅青提醒,跟很多企業想象中不一樣的是,歐洽會商務會談的目的不是簽合同和意向書。因為大家都明白,一份合同或意向書要經過雙方長時間的磋商。“中歐雙方企業在歐洽會上就好比男女第一次見面相親。一見鐘情的情況肯定有,但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是為了決定雙方要不要再次見面。”韓梅青說,參會企業如果判斷可以和對方繼續談下去,那么就可以確定會后選擇適合的時間和地點繼續深入洽談。“很多企業覺得每場25分鐘的商務會談時間不夠,其實這個時間完全足夠了。”
韓梅青提醒即將赴會的老總們注意,一定不要輕易轉變自己的業務范圍和合作意向。建議參會企業用頭十分鐘問清楚對方意圖并回答對方疑問,然后用第二個十分鐘與歐方交流可行性方案要點。最后五分鐘用來準確表達是否繼續聯系和怎么聯系,甚至確認互訪時間等細節。
此外,韓梅青提醒參會企業注意,細節不要太深入,比如價格等需長時間磋商的內容暫時可放一放。為了節省時間也不要在手提電腦上演示公司宣傳片,這些材料應該讓對方拿回去仔細看。
“風投”入蓉光學強人搶“風頭”
繼前天與四川企業家互動交流后,鼎暉投資執行總裁焦震、鼎暉創投合伙人陳文江、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合伙人張帆、摩根士丹利亞洲投資公司合伙人保羅·希爾、國際頂級風投機構在華高層代表,昨天在成都深入考察了一批項目。制造業、地產、藥業、互聯網成為考察重點。
有望最先拿到巨額投資的是一家生產光學玻璃的成都本土企業。主持考察的成都創盈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陳紅炬表示,中國是世界光學玻璃制造業的上游集中地,而這家公司創始人是國內該行業的強勢人物,他曾是省外同行業大型國企的一把手,離職前將企業做到銷售額5億元以上的規模,如今到成都自己創辦民企,項目利潤率近30%。“我們對他已經觀察了很長時間。”
據透露,置信地產以及蓉生制藥等成都著名企業也進入了考察視野。
昨天,“相親會”還帶來另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這批風險投資巨頭已經考慮在蓉建立常設合作機構。這樣四川企業找投資將更加便捷。 (羅曙馳 文雅 周南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