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政策方面的風險,溫州的民間資本也在漸漸從房產和煤礦領域撤退。這些撤退的資金需要尋找出路,除了今年火爆的股市之外,創業投資也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繼“炒房團”、“炒煤團”、“炒油團”之后,溫州民間資本開始轉向創業投資。
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05年底,溫州民間資本規模為2770億元。在這些民間資本中,大約三分之一用于地產、股票、期貨等投機行為,三分之一用于資源類和行業類的戰略投資,還有三分之一用于大集團的多元化投資和長線項目。
隨著創業投資熱的興起,一些溫州的大集團開始介入創業投資領域,民間的創業投資基金也開始紛紛成立。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創業投資能給投資者帶來高額回報,因此最近有些企業通過建立基金公司、創業投資公司等方式開始從事創業投資活動。”
日前,上海首家以溫州民間資本發起設立的創業投資公司首華創投落戶徐家匯,創始人是上海溫州商會的副會長林阿信。據悉,首華創投已一次性到位3000萬元人民幣的創投基金,其中大部分來自于林阿信旗下的實業資本及其他上海溫州商會成員的投資。
和那些動輒上億美元的外資投資基金相比,3000萬元人民幣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這一溫州民間資本的投資趨勢卻格外引人關注。林阿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政策空間的擴展使當前創業投資的風險性大大降低,正是溫州民間資本進入的最佳時機。”
“民間資金認籌的創業投資基金的成立,對于國內的創業投資市場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紅杉資本中國首席合伙人沈南鵬說,“中國的資本市場正日益走向國際化,創業投資基金的資金來源會更加均衡,私人資本進入這個領域,將會大大刺激創業投資市場的發展。”
創投沖動
“在中國的民間資本投資中,溫州資本無疑具有風向標的作用。”溫州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張一力博士說。
2005年11月份,國家十部委聯手頒布《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下稱《創投法》),這意味著創業投資、證券市場與創新經濟三者的聯動機制初步形成。中國的創業投資行業在市場準入機制、配套優惠政策和退出機制三方面都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創投法》的主要執筆人劉健鈞教授表示,“作為國資委的經營性資產,國有資本有保值增值的要求,這與創投高風險、高回報的運作模式有些沖突。國家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就是要拉動、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力量參與到創投企業中來。”
一向對政策極為敏感的溫州商人無疑從其中嗅出了金錢的味道。據林阿信介紹,現在許多溫州的商人對創投行業的法規政策,與之相關的《證券法》、《公司法》,以及行業專家、領導人的講話始終保持著密切關注。
“如果說,《創投法》給創業投資企業開辟了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刺激了國內民間資本參與創投的熱情。那么后繼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建立和相關優惠財稅政策的醞釀出臺將為民資進入以后的正常運轉提供有力保障。”林阿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因為政策方面的風險,溫州的民間資本也在漸漸從房產和煤礦領域撤退。這些撤退的資金需要尋找出路,除了今年火爆的股市之外,創業投資也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林阿信說:“而目前國家出臺專門法律鼓勵創投行業發展,相關政策也支持社會力量加入,溫州人認為這是一個具有利好政策導向和巨大資本流向的機會市場,這是把錢投向具有高成長性的項目,投資會有高回報且富有活力。”
嘉信集團中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副總裁湯春雷則表示:“創業投資領域對于民營企業來說,不僅意味著高額回報,同時也是民營企業國際化的途徑之一。隨著民營企業與國際慣例接軌進程的加快,民營企業自身的職業化、專業化水平必將得到大幅提升。”
對此,上海溫州商會會長楊介生也深有同感,“未來經濟將是創新型的發展模式,而作為創新型經濟‘助推器’的創投業將大有可為。”
創投品質
“我國創業投資體制最大的瓶頸就是信用體系的缺失。”浦東科技投資公司總經理李勇軍直言不諱,這也是許多人對溫州資本的一大疑慮。
林阿信認為,溫州人恰恰是全國誠信度最高的一個群體。盡管媒體對溫州人“炒遍全國”的舉動頗有微辭,但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報告顯示,溫州人的金融誠信度的各項指標排名是全國最高的。
創業投資基金在溫州早有雛形。在溫州流傳著一種特殊的名為“活會”的融資方式。當一個人想要創業卻無法獲得銀行貸款時,他可以發起集會,以招標方式籌集資金,有利息、實行會員制,加入者期望投入的資金有一定程度的增值。
均瑤集團的CEO黃輝認為,這種模式已經具備了創業投資的雛形。“它是基于投資者和被投資人之間有特殊的信賴關系,比如親戚,贏錢了大家高興,輸了大家也還是親戚。但這種模式做不大,做不成專業的投資公司。”
對此,湯春雷建議:“可以發展一種介于企業和投資者之間的中介機構。這些機構不僅與企業關系密切并熟悉企業情況,同時還懂得如何進行投資。這樣可以有效降低風險,進而逐步建立起一個誠信的大環境。”
在創投行業內,投資方、創投機構與被投資企業構成了誠信的三大主體,其誠信機制的建立與成熟決定著創投行業的融資空間以及創投機構與企業實現雙贏的可能性。投資者與創投機構之間只有實現了高度信任,才可能把更多資金交給創投機構管理。
林阿信要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他要將傳統的基于地緣和血緣產生的信用體系發展為一個開放性的體系,形成一種誠信機制。
“中國創投基金做不好,除了之前政策不完善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誠信機制。”林阿信說,“溫州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溫州人是最講誠信的,這種觀念基礎使溫州人最有可能做好創投業,我也深信能做好。”
創投行動
創業伊始,林阿信在創業投資領域最為看好的還是高科技產業和傳統產業。
他表示,首華創投既看好高科技產業——特別是那些高成長性、顛覆性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同時也看重傳統行業——特別是那些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融資方式的創業項目。
首華創投總裁潘文輝表示:“傳統行業市場空間仍然巨大,只是供求結構出現了不平衡,具有相對成熟的消費人群和發展模式,較之TMT(通信+媒體+技術)行業風險較低,將TMT行業的成功經驗引入傳統行業也可能帶來新的火花。”
林阿信很看重自己過去的實業經驗,“我有二十多年的實業經驗,對項目和行業有較好的把握,再加之長期以來積累的商圈資源,能使我選對好的行業。投資以后,可以參與到企業的管理和運作中去,給他們以領導和把關,使項目的成功率有所保障。”
人才是民間資本介入創業投資領域的另一個瓶頸。有關專家指出,創業投資家是一類特殊人才,目前我國該行業人才匱乏,缺乏既有相應科技知識、管理經驗,又懂金融的復合型創業投資人才。
林阿信認為,溫州商人敏銳的市場嗅覺、精明的投資眼光和豐富的創業經驗則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創投人才的需要。據悉,首華創投在同行中率先構建起由實業家、創業家和擁有國際資本運作經驗的高級顧問共同組成的優勢團隊。
據悉,首華創投的倡議不僅在上海的溫州商圈中得到了積極響應,也引起了遠在歐洲的溫州華人華僑聯合會的關注。聯合會不僅提供資金支持,還將派專家作為高級決策團隊成員參與項目決策,為企業日后的成長引入先進的管理機制,并為它們的海外上市提供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