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基金、對沖基金、私人股權基金,當這些基金規模越來越龐大的時候,相互之間的競爭也日漸加劇。為了得到更好的回報,有些公司開始“加大籌碼”,印度最大的風險并購企業ICICI就是其中的一家。
ICICI目前已經募集到了20億美元的基金,該公司執行董事納盧卡·拉姆納斯(Renuka Ramnath)稱,她的公司將在股權投資上砸下1.25億美元的手筆,是目前其平均投資規模的5倍。她同時表示,其中有5000萬美元來自合作投資方。
拉姆納斯表示,ICICI從一些投資項目中賺了10倍之多。比如從從事電影產業多元化經營的PVR公司賺了5倍,從納咖阿朱那建筑公司獲利6倍。然而平均回報率在30%到35%之間。
“激勵我和我團隊的最大動力在于我們是否能夠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拉姆納斯說,“我們不是沖動型的投資者,永遠不會因為一個公司股權價值會重估,從而把寶全押在它身上。在未來15年內,印度這個大籃子里會有很多投資機會。如何發掘其中的超級明星才是真正的挑戰。”
ICICI目前的投資方向包括藥品制造企業、零售商和低成本航空公司等,拉姆納斯稱,未來將著重關注會從經濟增長和消費膨脹中受益的公司。
隨著印度經濟的迅速增長,印度公司股權估值也在快速爬升。包括ICICI、黑石集團(BlackstonepuorgLP)和凱雷集團(CarlylepuorgInc.)在內的收購公司,銀行、股市、對沖基金和其他資金來源都在爭先恐后地為印度公司提供融資。
今年早些時候,包括黑石、凱雷和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 LLC)在內的私人股權基金表示,他們準備拿出30億美元投資印度公司。黑石印度董事長阿卡希爾·古帕塔11月表示,黑石正考慮在印度做幾筆每筆都可能超過1億美元的項目。
布隆格的統計數據顯示,包括印度瑞迪博士實驗室有限公司和凱恩印度公司在內,今年印度公司已經從出售股權和可轉債中募集到了創紀錄的167億美元的資金,比2005年的145億美元增長了15%。
“在這些買賣里,最主要的挑戰是去實現和促成企業的成長。因為資金和公司交易的價值已經有所溢價。”恒基集團(HendersonpuorgPlc.)的一個分支,位于新德里的恒基股本合伙人公司的一個合伙人Vishal Marwaha表示:“唯一掙錢的辦法,就是這項買賣是否會使收入有更大增長。”
《亞洲風險投資日報》的數據顯示,今年全球并購和風險投資公司往印度公司砸了62億美元,是去年20億美元的3倍,大約是今年私人股權基金投向亞洲487億美元的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