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發布了《2006年中國風險投資業調研報告》。報告顯示,2006年我國風險資本總量超過583.85億元人民幣,金額和增幅均創歷史新高。同時,本次調研結果顯示,截至2006年底,我國風險資本總量超過583.85億元人民幣,比2005年底的441.29億元高出32.31%;2006年高達240.85億元的新籌資風險資本規模,比2005年對應的195.71億元增加了23.06%。2006年度中國風險投資總量再創歷史新高,143.64億元的投資總額,比2005年增加22.17%;2006年風險資本與投資總量的增長率均超過20%。
報告顯示,2006年度有16.2%的風險投資項目屬于傳統行業,該行業吸收了20.57億元的風險資本,所占比例上升至14.3%,僅次于IT行業。而本年度22個實現IPO的風險投資企業中,就有6個屬于傳統行業,也僅次于IT行業的IPO案例數。
調研報告還顯示,2006年投資于北京的風險金額最多,所占比例達到34.8%,并且逐年增加;上海的投資金額比例也比2005年有所增加,其比例達到24.8%,緊隨北京,列全國第二。
另據國外媒體報道,根據普華永道、湯姆森財經和美國國家風險投資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2006年美國風險投資總額達到255億美元,再創5年新高,同時也是互聯網泡沫破碎以來的最高點。
新興互聯網公司重新喚回了風險投資者的熱情,再加上醫療保健和替代能源市場巨大商機的吸引,2006年美國風險投資總額比2005年的228億美元增長12%。2006年共完成了3416筆風險投資交易,這同樣是互聯網泡沫破碎以來的最高水平。2001年,美國風險投資總額為407億美元,這是互聯網泡沫的最后一年。在此之后,數百家網絡公司宣告破產,風險投資者也開始對互聯網概念敬而遠之。
2006年,新興互聯網公司獲得了4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比2005年的32億美元增長25%。這是互聯網泡沫破碎以來互聯網行業獲得風險投資總額最高的一年,盡管較2001年的102億美元還有很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