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泡沫論”、“冬天論”甚囂塵上,Web2.0的悲慘命運似乎隱約可見
美國web2.0市場的2006年無疑是眾多中國Web2.0創業者的夢想。在這一年里,成立還不到一年的Youtube以16.5億美元天價被Google收購,網民自發撰寫的維基百科成為全球訪問量10大網站之一,Myspace在美國的訪問量首次超過雅虎,《時代》周刊將“年度人物”的稱號授予了那些在互聯網上展現自我的“你”。Web2.0不僅改變了美國互聯網用戶的生活,而且正在給美國的商業世界帶來一場變革。
相比美國,中國Web2.0在2006年的發展就顯得起伏不定。2006年年初,Web2.0延續了2005年的發展勢頭,繼續以一個革命者的形象,給中國互聯網帶來六度空間、去中心化、長尾理論等革命的火種。Web2.0的火種在中國互聯網市場上迅速形成燎原之勢,博客、播客、SNS、wiki等Web2.0細分應用成為中國互聯網的時尚,甚至催生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Web2.0應用——威客。2006上半年,Web2.0概念受到眾人追捧,不僅帶動了新一輪互聯網創業熱潮,更讓風險投資商趨之若鶩。各路英雄磨拳擦掌,深恐錯過一鳴驚人的良機,數億美元風險資金涌入中國Web2.0市場,中國互聯網第二波浪潮初具雛形。
然而缺乏盈利模式的Web2.0就像一個美夢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2006年下半年,Web2.0被越來越多的人質疑,隨之而來的是風險投資轉向、創始人離職、新興網站裁員倒閉等一系列不利消息。2.0“泡沫論”、“冬天論”甚囂塵上,Web2.0的悲慘命運似乎隱約可見。
為何在美國紅紅火火的Web2.0一到中國就水土不服呢?與美國互聯網環境的差異只是理由之一,許多人都忽略了Web2.0本身的一些陷阱,而這些陷阱對于中國Web2.0的創業者來說卻是致命的。
首先是“用戶創造內容”的內容獲取途徑,“用戶創造內容”能夠大大減少網站獲取內容成本,并且極大地豐富網站內容。在實際運作中,用戶所創造的內容良莠不齊,影響了網站品牌形象,廣告商因此持觀望態度,而政府管理部門則持關注態度。一方面堵死了收入來源,另一方面增加了政策風險,一旦政府采取內容審查制度,網站運營成本將急劇上升。其次是“口口傳播”的推廣模式,中國Web2.0網站直接復制了美國的運作模式,而Web2.0網站的技術門檻較低,同一細分市場內競爭激烈。為了取得良好市場表現而獲得風險投資青睞,眾網站在市場推廣手段上無所不用其極,營銷成本居高不下!翱诳趥鞑ァ敝荒軠S為空談。最后是“網站低成本運營”,在網站管理成本與營銷成本急劇上升以后,網站低成本運營自然無法實現。這些Web2.0網站奉為信條的“陷阱”將促使大批中國Web2.0網站倒閉。
雖然Web2.0在2006年過山車般的表現讓人無法明確其近期發展方向,但是在喧囂與炒作中,Web2.0同樣改變了中國網民的生活,并且正在努力地改變企業對互聯網的應用。以博客、播客、RSS和SNS等為代表的Web2.0應用在網民日;ヂ摼W應用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改變了他們使用互聯網的習慣。而博客營銷、社區營銷、互動式廣告成為企業新的市場推廣手段,web2.0引導了企業營銷新的發展方向。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Web2.0在2007會取得進一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