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溫州模式”、“義烏模式”的締造者,浙江是中國民營經濟的引領者。在新經濟的互聯網領域,浙商們同樣顯現了驚人的創造性與想象力。丁磊、陳天橋、江南春、馬云、孫德良、馬云、郭羽等浙商在互聯網界風光八面。值得一提的是,在聲勢浩大的互聯網創業大潮中,一個土生土長的互聯網浙江模式已經漸成氣候,并開創了又一個網絡經濟的新高潮。
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聯姻
六月六日,曾經開創“邊鋒”和“大唐風云”兩個著名網游品牌的郭羽連同他的合伙人“中國手機游戲第一人”徐漢杰、“牛肉干大王”林東高調向業界宣布“共合網”正式開通,欲做廣告傳媒界的“阿里巴巴”。
綠盛和天暢締造的“牛肉干+網游”模式曾讓林東嘗到了互聯網的第一口甜頭。林東說,我是被郭羽和徐漢杰一把拉進了互聯網了,讓我實現了多年來的夢想。
事實上,在浙江越來越多傳統行業的商人開始關注互聯網。四月份,在杭州舉行的浙籍IT精英峰會上,“博客之父”方興東是說,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義烏有很多資源可以提供給電子商務,而低科技的小商品借互聯網高科技得到產業升級。我目前就是在考慮如何利用web2.0推動義烏小商品生產和銷售。
和傳統產業保持親密關系,讓以馬云、孫德良等為代表所創立的行業網站成為國內IT屆的翹楚。據了解,在浙江目前有行業網站上千家,占全國一半以上,在中國行業網站百強中,七成左右的網站注冊地在浙江。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浙江的集約式、外向型產業環境適合電子商務的發展。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小型民營企業占據了浙江百分之九十九的企業份額。紡織、皮革、塑料、化工、醫藥、機械等二十余個領域,均占據了全國工業的領先地位。在溫州、臺州、嘉興、寧波、余姚等多個地區形成了各具特點的產業集群。這使得浙江成為了一個生產、市場大省,且外貿出口需求很高,這一切都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溫床。
雄厚民間資本的支持
除了浙江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結構,雄厚的民間資本也為互聯網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撐。一些浙商沒有親自去搞互聯網,而是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中國互聯網的巨大商機。
在美國硅谷成功創辦“網迅”,目前已經回國做風投的朱敏告訴記者,很多浙商來找他合作投資互聯網,現在浙江人已經不炒房、炒煤了,越來越多的浙商開始關注互聯網,有人用“炒網團”來形容這股資本勢力。
今年四月網盛科技與國內首家民營創投公司杭州紅鼎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投資國內成長型行業網站。這也是浙江民資與行業網站的首次合作。
孫德良表示,浙江民資豐厚,民營資本需要項目,專業網站需要資本,促進雙方的融合將開創一個強有力的新經濟板塊。
紅鼎創投董事長劉曉人認為,浙江民間私募基金已經具備了天使投資或風險投資的雛形。浙江正在從一個傳統的行業市場轉向一個資本市場,而這樣的轉變,會帶動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火起來。
所以劉曉人覺得,浙江企業家有一個特點:即使不引導,也都會看到大的方向和趨勢,比如炒房、炒煤、到國外去收購資源,談不上大家是特地抱團運營,而是不約而同看到了相似的商業模式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