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入華
禮來設立的亞洲風險投資基金,意味著國外大型生命科學類企業找到了投資中國研發領域的新方式。
在此之前,國外大型生命科學類企業投資中國研發領域的方式,無外乎兩種:設立本地研發機構,或者是以研發外包的方式和國內研究機構合作。中國[創業網www.fswenwen.com]低廉的勞動力價格,能夠為其擴展研發能力,并節約大量成本。諾華、葛蘭素史克和羅氏等都在上海張江投資建立了研發中心。而禮來則是和上海當地企業合作,分別建立了開拓者化學等三家研究機構,為禮來提供獨家的研發外包服務。目前,開拓者化學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承包研究實驗室之一。
現在,隨著中國自身醫藥研發能力的提高,這些企業更傾向于通過投資的形式來在這個增長迅速的市場中獲益。李勵達說:“我們認為有很多創意來自于我們公司之外,我們投資的目的是圍繞這些小公司建立一個強大的網絡,使我們了解到新市場研發的最新動向和創意。”
就在禮來的亞洲風險投資基金成立之后幾天,全球第二大的企業風險投資部門——西門子投資,也宣布與中經合聯手,投資于北京科美東雅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其原因與禮來相同:西門子是全球最大的體外試劑公司,一直希望能打入中國的低端[創業網www.fswenwen.com]試劑市場,如中國正在大力建設的社區醫院。而科美是國內較優秀的體外診斷試劑與設備供應商,投資于這個公司恰好能讓西門子對這個市場的情況有更深入了解。
不過,缺乏對中國市場的深入理解以及相應人才,仍然是這些企業風投業務入華的最大障礙。以有限合伙人身份來投資對本地更了解的風險投資公司,會是目前企業投資的主流[創業網www.fswenwen.com]。李勵達說,禮來之所以選擇投資百奧維達,是因為百奧維達有非常成功的投資經驗。西門子同樣采取了這種做法,他們在2007年4月投資了中經合的第六期基金,這期基金將有25%會投向生物科技領域。
這也意味著,在中國這場未來盛宴中,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會有更多機會,這也正是3年前,楊志決定回到中國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