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中國,手機娛樂相關的應用很受歡迎,而手機游戲將會是最快賺錢的一個應用。”WAP門戶網站摩網總裁賴奕龍興奮地表示,他們開發運營的手機養寵物游戲《摩寵II》正處于公測階段,未來會把銷售道具以及廣告等方式作為主要盈利模式。
事實上,由于看好手機游戲的市場前景,現在從專業的游戲開發商到綜合門戶新浪,很多公司都在做或者準備做手機游戲。 手機網游APU值將超過PC十倍。
今后手機的通訊功能將越來越弱,由于手機易懂、便攜的特點,更多的娛樂需求會涌現出來。而在即將來臨的3G時代,必定會為手機娛樂帶來更多新的內容和形式,手機游戲無疑是其中之一。
今年7月1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手機網民用戶已達4430萬!這一數據使投資者對中國手機游戲的前景無限看好。易觀國際《中國手機游戲市場趨勢預測2006-2010》的研究成果也佐證了這種觀點:到2010年,中國手機游戲市場總規模將達到95.27億元。
賴奕龍認為,今后手機的通訊功能將越來越弱,由于手機易懂、便攜的特點,更多的娛樂需求會涌現出來。而在即將來臨的3G時代,必定會為手機娛樂帶來更多新的內容和形式,手機游戲無疑是其中之一。
目前,不少公司都瞄準了手機游戲這塊正在膨脹的“蛋糕”。比如迪斯尼也將手機游戲作為其中國移動業務的未來發展的重點,把迪斯尼在國外一些成功的移動內容和產品直接引入中國。國內的無線門戶空中網、綜合門戶新浪也都開始做手機游戲這一塊。
而手機網游,即指可通過手機終端進行聯網互動的游戲,正成為當下投資的方向。手機游戲推廣商掌控網的總經理羅尉源告訴記者,手機網游上市的產品已由2006年初的20款迅速增加到今年年中的80款,用戶由200萬迅速發展到800萬,市場已初步形成。
羅更大膽預測,手機網游APU值 (人均在游戲中的消費)將超過PC(個人電腦)網絡游戲的十倍!他認為,手機網游的可玩性不輸于PC,因為隨身攜帶方便,加上比PC低10倍的網絡費用及游戲費用。
誰的盈利模式更有效?
目前手機游戲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借鑒互聯網模式:包月、銷售道具和廣告。這些模式不是最好的,或者說還不成熟,因為大家都沒怎么賺到錢。因此,真正適合手機游戲的盈利模式還在探索中。
業內人士認為,現在手機游戲不存在太大的競爭,企業主要是靠自己找出路,關鍵是找到適合的盈利模式。
目前手機游戲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借鑒互聯網游戲的成熟模式。比如包月,玩家每個月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任意無限制的玩;還有銷售道具,用戶玩游戲可以免費的玩,但是想要玩得更高級,或者裝備更高,升級更快,就可以購買道具;還有以做廣告的方式,用免費玩游戲吸引大量用戶,產生廣告價值,從而吸引廣告主投放。如摩網正在公測的游戲《摩寵II》,未來將以銷售道具和廣告等方式作為主要盈利模式。
但羅尉源表示,現在無論是游戲運營商還是游戲開發商,都在考慮怎么賺錢。“目前盈利模式不是最好,或者說還不成熟,因為大家都沒怎么賺到錢。”
而賴奕龍認為,除了合適的收入模式外,企業盈利的障礙還在于收入渠道,“如何讓有消費需求的用戶,順利地把錢掏出來。”目前企業正在進行著多種嘗試,有跟移動營運商合作的,也有跟第三方合作的。
手機游戲的產業鏈上包括移動運營商、CP(游戲開發商)、SP(游戲發行商)、游戲平臺開發商、終端制造商以及用戶等各環節。現在產業鏈上一般的利潤分成是,移動運營商收到錢后,分85%給SP,SP再分50%給CP。而像掌控網這種手機游戲推廣渠道,主要收入來源是推廣費。
業內人士認為,現在手機游戲產業的運營模式、收費模式等都還處于一種試驗階段,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還沒有形成有效的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