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創業 創業板 創投 平常心 私募股權投資 內熱 加力 高壓 證券報 清科 東方證券
⊙本報記者 張良
在歷時十年之久的籌備后,創業板終于出臺在即。今年年初,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明確表態,創業板將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近日更有未經證實的市場消息稱,創業板可能于5月推出,將采用“批量化推出,一次推出多家”的方式,預計首批推出100家企業,目前有300多家各類中小企業在激烈爭奪首批進入創業板的資格。自去年起,PE、VC大潮在中華大地洶涌,創業板的推出對關注這個市場多時的創投界來說,是否是一次多載難逢的機遇呢?
美國阿玻羅金融科技公司首席運營官徐銘棟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業板的推出豐富了創投公司的退出機制,對創投公司來說肯定是利好。現在整個市場上PE、VC熱潮涌動,PE領域的基金聚集了大量的資金,但它們更多的只是投一些自己熟悉的行業領域。另一方面,在銀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一系列緊縮政策的作用下,不少企業仍然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在上述兩個“高壓”中目前產生了“稀薄層”,創投公司的資金怎樣投到企業身上,兩者在信息對接上存在一定的困難。
徐銘棟認為,創投公司選擇企業的標準不外乎幾個方面,其一,從傳統角度來看,企業所在行業的風險有哪些、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話語權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其二,行業的特定風險對企業本身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其三,對企業管理層、團隊在運營管理方面潛在風險的預估;其四,企業現在的財務狀況。他表示,創業板的推出,應該說對創投界產生了一個“加力”,但并不意味著“加力”完全來自于創業板,也不可能全部都由它來“消化”,還是會有其他的渠道來補充,所以,創業板的推出暫時不會對創投公司的投資帶來太大的刺激作用,而是一種“平穩的推動”。
根據中國創業及私募股權投資研究機構清科集團的年度報告顯示,2007年中國創業投資市場投資總額比上年增加82.7%,達到創紀錄的32.47億美元。去年上市的242家中國企業中,有約40%的企業具有創投和私募股權的投資支持,融資總計340.53億美元,占全年融資總額的32.5%。其中海外市場上市61家,融資149.53億美元;境內市場上市33家,融資191.00億元。
“受創投公司支持的大部分企業去年都選擇了境外上市,這是因為目前國內創投公司在退出機制上較外資創投仍然不夠完善,而創業板的推出將對這些國內創投公司退出機制的完善發揮作用。”東方證券有關人士表示,“在創業板推出初期,市場可能會迎來一個集中的爆發期,時間一長,這種刺激效應會逐漸減弱。現在市場上大大小小的創投公司多不勝數,從短期來看,這些公司可能會在創業板推出的初期爆發,但從長遠來看,創投行業會形成比較大的分化,只有好的創投公司才有能力利用自身的渠道、管理獲得比較好的收益。”
“現在很多創投公司都希望自己手里的企業在2至3年內就能夠實現上市,相對于他們來說,公司投資企業并不僅僅是以推動其上市為主要目的的,公司更加看重企業長期發展所形成的價值,并在企業成長之后再尋求退出,一般這一周期至少在5年以上。”清華科技園內一家創業投資管理公司副總告訴上海證券報。其實,即將推出的創業板只是降低了企業的準入門檻,但對企業成長性的好壞、企業價值的認定都還沒有形成具體的標準。因此,從目前來看,創業板的即將推出對公司并沒有帶來大的刺激效應,公司目前手頭上還沒有想要登陸創業板的企業。
清科集團CEO倪正東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創業板的推出對行業發展是好事情,有助于加速創投企業的退出。但創業板到底如何運作,仍有待進一步觀察。他指出,現在有太多的企業聲稱自己有能力上創業板,大家的熱情都很高,但最終能夠真正登上創業板的恐怕只是其中的小部分企業。因此,無論是那些想要擠進創業板的企業,還是那些想要在創業板上尋找商機的創投公司,都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畢竟屆時市場情況究竟如何,目前仍不得而知。相對而言,VC對創業板的熱情要比PE更高一些,這是因為創業板的盤子比較小,上板企業的規模通常也比較小,而PE對這樣的企業的興趣不大,它們往往會選擇投資一些規模比較大的、成熟度也更高的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