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寫出好的博客內容僅僅只是成功的一半。博客人還需要弄清楚的是,博客和主流媒體之間復雜而又不斷變化的派系網絡,并爭取與其他著名博客進行鏈接,以獲得更多的瀏覽量。但是,由于博客文章的定義幾乎就是博客人之間的交談,因此引發的感情問題爭斗也就不可避免,派系分化由此產生。
阿靈頓稱,以個人觀點來看,如果必須進行這種爭斗,那么就讓爭斗更加明朗化、激烈化。過程越血腥越好,結束得越快越好。到所有人都拍案而起、抽身局外之時,爭論應該就會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得到解決,爭斗雙方也就可以握手言和了。他表示,在今天這種情況下,博客世界恰如一個沒有執法者的邊城——博客人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但通曉派系之爭的博客人會武裝到牙齒,聯合起來保護他們的財產。那些已經募集到資金的大博客,在雇傭了幾十個員工來拓展業務的同時,它們所需要保護的東西也在剎那之間變得多了起來。
募集風險投資可能失去更多機遇
阿靈頓表示,作為一個旁觀者,在看到年輕的、有前途的博客人時,他會不斷地與他/她們進行鏈接,目的是幫助他/她們的影響力盡快上升。在這個游戲中,有影響力而又不過度狂熱的博客人越多,就越容易無視那些“噪音發生器”,整個博客世界的交談也將變得更好。
迫于生存和競爭壓力,擁有資金、員工、健康計劃、董事會和股東的著名博客不得不與新興的博客人集團“玩政治”,試圖將他們“掃地出門”,“博客戰爭”從此拉開序幕。而在這些著名博客不得不降低論調來謀求贊助的時候,它們的行為顯得滑稽可笑。投資者們希望看到的是增長,因此越來越多的博客開始出現。但是,那個能讓博客成長為長期業務的“白馬王子”可能尚未出現。簡而言之,博客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浪費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