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去年12月開始就比較謹慎了,今年1月已經有了一些調整。”3月26日,如家、漢庭兩家經濟型酒店連鎖品牌的創始人、現漢庭董事長兼CEO季琦對記者表示。
此時正值由如家虧損引發了新一輪“經濟型酒店業出現拐點”的論調。在如家之外,也有不少矛頭指向了如漢庭、莫泰以及7天等經濟型酒店,并指出眾多經濟型酒店因為成本的虛高以及快速的擴張,正面臨資金考驗。
“因為供求差距和資本市場的推動,的確有泡沫。”季琦的這番話與前一天格林豪泰董事長兼CEO徐曙光在面對媒體時的觀點類似,“整個市場都在搶地方”。
警惕高速度
自如家納斯達克上市、一夜之間造就4個億萬富翁后,經濟型酒店也迅速走熱。有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前十大品牌市場占有率由85%下降至38%,新進入者正改變著市場格局。
由于經濟型酒店的各類運營成本都是相對固定的,物業成本成為其中最關鍵的一項。經濟型酒店層出,并不計成本地圈地,造成了酒店物業租賃成本近幾年的快速上升。
據季琦介紹,以上海為例,2002年如家位于世紀公園第一家店的物業租賃價格僅為0.7元/㎡/天,在他創辦漢庭并于2005年開出第一家門店時,物業價格已經上升到1.5元/㎡/天。而現在,在上海城區,季琦稱,“沒有2元/㎡/天的價格已經租不到房子了。”
徐曙光也對媒體表示,前兩年,尤其是在2007年,很多經濟型酒店不計成本去“搶樓”,他們很多在一線城市的物業成本,超過了目前合理水平的三成到五成。
季琦透露,在此前一段時間,對于選中的物業,大部分酒店的一把手基本都是在沒有親自視察的情況下就拍板敲定了。季琦坦承,漢庭也曾有一個禮拜簽下了8-10個項目的紀錄。
“這種感覺很像當年的互聯網泡沫,而我們在去年12月有了警覺。”據季琦介紹,漢庭目前已經在戰略上作出了調整,更注重風險的控制。
經濟型連鎖酒店加盟專題:如家、格林豪泰、七天、莫泰、錦江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