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省高新技術促進中心副主任郭華遇到“煩惱”。他每天都會接到好幾家風投機構打來的電話,向他咨詢可以投資的企業。
今年中博會,實際參加的風投機構接近200家,大大超出預期。“這是一個風向標。”郭華說,以往湖北是受風投冷落的。如今,海內外風投紛紛看好湖北,瞪大眼睛,像獵人尋找獵物一樣。
一下冒出來200多家
從1988年開始,中國風投起步。省創業投資同業公會辦公室主任黃彥說,湖北基本上與全國同步,但是2003年、2004年有過一波低潮。由于創業板遲遲沒有推出,風投機構的自有資金有限,子彈打完了,死掉的非常多,深圳也是這樣。
黃彥介紹,2005年以來,中小企業板越來越火,創業板推出的時機越來越近,2007年國家對創投公司的稅收優惠政策也出臺了,風投在湖北開始轉暖,主要集中在武漢。從去年到今年,外地的、本地的投資機構冒出來不少。現在有投資公司200多家,其中風投機構五六十家。
風投的錢從哪里來
武漢昆侖投資公司的董事長王剛毅,就是去年從廣西轉戰武漢的。這位浙江人早年在廣西從事過房地產,曾在北京中關村做過風險投資。除了酒店、地產之外,王剛毅更大的資金后盾源于他的圈子。他說,1984年一同下海的一批人,手里有錢,上億的不少,想委托理財。
郭華說,眼下湖北的風投來勢兇猛,相當一部分都是混業經營。過去炒股、做房地產賺了大錢的企業、個人,拿一部分資金出來,關注高科技產業,本質上也是風投。“初步估計,省內風投可以運作的資本60個億左右,包括托管的資本,平均每家企業1億左右。加上其它類型,加起來差不多260億。”
看好湖北的科技資源
湖北科技資源豐富,國家級的高新區2個、省級高新區11個。湖北經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3000多家,達到中小板、創業板條件的企業一大批。郭華說,這是湖北真正吸引風投的地方。
據其介紹,從1999年開始,湖北累計爭取到國家創新基金3.6億元,支持了578家企業。省級財政投了近1個億,支持了400多家企業。
這些企業中的隱形冠軍非常之多,比如宜昌的勁森電子,做顯示器的背景光源燈管,已成為全球第三,短短三四年,銷售達到3個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