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九月份到現在,我已經收到了一千份左右的商業計劃書,面談的大概有200多家,F在在中國,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激動人心的項目永遠是稀缺的,投資者要有遠見和決心。風險投資者是“弱勢人群”,好的項目依然乏善可稱。
我比較青睞那種擴張性和和伸縮性很大的企業以及長期贏利持續增長的商業模型。抓住消費產業升級下的市場機會從商業計劃書,投資者只能看到被投資項目的市場模型、大概定位和市場前景,有沒有好的潛力和投資的價值,還是要看人。你不可能從幾十頁的商業計劃書中就可以了解到這個團隊強還是不強,只是能夠看到有沒有談的價值和必要。強和不強,只有從面談了解后作出判斷。
我希望看到的不是點的成功,簡單的是我賺了多少錢,我反倒特別希望看到的是紅杉資本可以在未來的20年來,能夠抓住多少影響未來的消費產業升級下的市場機會。我們不會回避傳統行業和所謂的紅海。只要有機會,我們都不會放棄,行業可能有所取舍。紅杉的投資對象都是以消費經濟為驅動下的那些有商業成長以及贏利前景,可以通過不斷構建優勢壁壘來建立核心優勢的企業。
投資者的榮耀是希望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我們期待發現那些有才華和激情的年輕人,把代表未來產業方向的公司扶植起來。就像紅杉投資GOOGLE和YAHOO的時候,它們都只有幾個人。比如雅虎在那個階段當時只有兩個人和兩臺電腦。當風險投資進入的時候,他們快速的膨脹起來,成為新經濟不可忽視的力量。面對這樣的機會,你會心潮澎湃,因為其實你正在創造商業帝國。千里馬不多,伯樂也更少,當千里馬和伯樂碰到一起,就不能喪失機會,就要干出些驚天動地的事情來。要想把一個項目在風險投資的介入下快速做強做大,除了項目本身的市場定位和商業模型精準以外,專注和投入是必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