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有望于5月正式開啟。雖然,目前首批創業板發行的規模、發行時間尚不明確,其對于市場資金面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尚無法估算,但這種市場預期已經攪動了原本穩定的資金面。
從長期來看,創業板的推出對市場是利好,將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有利于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但從短期來看,一是有利于投資者重新關注創業板塊和科技類股票,這將使得資金流向這個板塊;二是關注資金結構調整和新資金的進入能否達成平衡,一方面,資金涌入創業板塊,使得資金流向發生了變化。
而在二季度將迎來國債、地方債發行提速,那么,開啟創業板后,會否引發市場擠占短期資金的預期呢?
我認為,按試點規模基本不會沖擊債市原來的運行軌跡。其實,投資者投資債市或股市,主要看能否帶來更大的投資收益以及投資者個人的喜好,今年在資本市場仍有不少機會,如何準確把握住機會,才是投資關鍵。創業板在我國是全新品種,嘗新心理和試探投資會有很大的人氣市場。但是債市經過近幾年尤其2008年下半年的快速發展,已經使不少投資者頗有心得。
從今年宏觀經濟背景以及債券市場特性分析,今年交易所信用債市場仍將會有因市場暫時性偏離造成的買入機會。且不論今年宏觀經濟是V形反轉還是W形反轉,從歷史經驗來看,宏觀經濟實質性復蘇的過程,往往伴隨著信用債溢價水平的收窄。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當前的溢價水平仍處于相對偏高的位置,同時宏觀經濟經歷二次觸底是更大概率的事件,因此信用債的春天當然還遠未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