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企業首踏創業板門檻 證監會5日回復
核心提示:“企業對創業板的推出充滿了期待”
下午2點半左右,兩個穿戴整齊的人士從一輛黑色轎車的后備箱里抬出來兩個大約1米見長的拉桿箱,里面裝的是滿滿的材料,在再次確認清楚完材料的情況后,隨著大批的人群走進了證監會的大門。他們是趕來上交創業板上市申請材料的保薦人。
昨天是證監會開始受理創業板申請的第一天,這也是企業登陸“創辦板”流程的第一個環節。
證監會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表示,截止到昨天下午5點鐘,共有38家保薦機構推薦的108家企業上交了申報材料,“這符合我們對首日申報企業數量的基本判斷”,會在5個工作日內出具審核結果,受理、不受理和補正。
現場火爆
盡管為避免擁擠證監會特意把首個受理日安排在周末,但是現場依舊火爆,熱情,記者看到,證監會的門前人群攢動,不少手拉拉桿箱或者提著大皮包裝束的保薦人和企業人士陸陸續續地走上了證監會辦公大樓的4層申辦現場。“因為申報的項目多,材料也太多了”,一位手提皮包的人告訴記者。
而在證監會的門前確是另一番景象。他們有的坐在臺階上等候,有的三五成群站在一起聊著申報的情況。在申報完成之后,不少的保薦人還在門前合影留念。 約四點多,山西證券是趕來申報的最后一家券商人士。
為了提高效率,保持良好的秩序,在受理現場,共設了5個長條辦公桌,旁邊隔離出了等候區,按照叫號的方式,同時受理企業的申報材料。
一位國信證券的人士告訴記者,“今天做形式上的受理,即一些簡單的核對,比如材料目錄和具體內容是否對應,有哪些表格需要填寫等等細節問題”。據記者了解,大概10分鐘的時間便可以受理完一家企業的申請。
“今天只是一個開始,只是受理企業的材料”,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稱,受理完畢之后會在5個工作日內做出審核,給出反饋。反饋的結果有受理、不受理和修正三種,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以受理;個別不符合條件的企業不予受理;而對材料需要補充說明和修正的企業,需要進行補正,待做出受理決定之后,“企業才正式進入發行的審核過程”。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士表示,從企業和保薦人的反饋來看,他們積極性非常高,認為受理過程也較為公開、公平和公正。
記者觀察到,大部分走出證監會的人表情都較為輕松,在與旁邊的同事聊天時是不是地露出笑容。看來他們的工作進行地很順利,一位證監會的人士也告訴記者, 100多家企業的申請全部被接收。而接收的材料裝了幾十個大紙箱。
成長性受關注
興業證券的總裁助理滿臉笑容地走了出來,這次他們推薦了兩家企業。他告訴記者,企業的積極性都很高,“證監會選取的是一種優中選優的方式”,與主板和中小板不同的一個地方是,證監會更多地關注的是企業的成長性和創新性,另外會做好風險的控制。
等候在門外的國信證券的一位人士則告訴記者,他們此次共推薦了10來家企業,在行業分布上看,分布于網絡和信息科技行業的企業較多,在地域分布上看,廣州一帶的企業占了不小的比例。他表示,和主板不同,“創業板要求企業的成長性和未來的想象空間更大一些”。
來自浙江一家律師集團事務所的會計師也來到了現場,為浙江一家本地的旅游企業出具法律意見書。從他掌握的情況看,“企業對創業板的推出充滿了期待”,他認為創業板在11月份正式推出,應該是允許一些有潛力的中小企業或者高新技術企業優先上市。
一位企業人士很是興奮,他表示受理申請材料邁出的是創業板上市里程碑的第一步,意義重大,而他之所以選擇登陸創業板,是因為符合其速度快的融資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