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資料圖片
新華網快訊: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17日說,創業板開板儀式將于10月23日舉行。
以下為尚福林今天在2009中國創業板投融資論壇上發言的實錄。
尚福林: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很高興參加2009創業板與中小企業投融資論壇,建設創業板市場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決定。今年以來,按照國務院金融30條的要求和關于加快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的有關精神,中國證監會進一步加大了創業板市場的建設步伐,在制度建設,人員培訓、發行審核,輿論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推進工作,經國務院同意證監會已經批準深圳證券交易所設立創業板,并于10月23日舉行開板儀式,借此機會我談三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推出創業板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歷了長期高速增長之后的我國經濟,面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任務,為全面提高我國的競爭力和綜合國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去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深化也加大了發展創新型經濟的緊迫性,在黨中央國務院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籃子計劃的帶動下,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呈現企穩向好的勢頭,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加快創業板市場的建設,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對鞏固經濟復蘇成果,推動經濟轉型,落實國家自主創新戰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是有助于自主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有效落實。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有創業板市場40多家,包括美國納斯達克市場,韓國的科斯達克市場,實事求是講在全球創業板市場當中成功或者比較成功的不是很多,那么這些市場對于各國創新型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建立我國的創業板市場將帶動全國乃至國際資本資源投入創新性較強的企業,提供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鼓勵各類創新資源和資本市場有效結合,形成創新型企業創業投資和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推動建立以企業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更好的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的基礎性作用。
三是有助于新興產業和創新企業的成長。在國際范圍內,近幾十年來電信、計算機、互聯網、生物科技等行業迅速發展,微軟、蘋果、谷歌等一大批具有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相繼涌現,近年來我國誕生一大批新經濟、新技術、新材料、新農業及新能源的中小企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催生產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創業板的推出將促進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環保節能燈新興產業孵化和培育,在中小創新型企業投融資、自主創新、公司服務鏈條中起到樞紐的作用。未來創業板將進一步加大對新興產業和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為其提供與資本對接的平臺,促進成長性好,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和新興產業加速發展。
四是有助于培育和完善市場化的運作機制,推出創業板不僅僅是建立一個板塊,更重要的是在于建立和完善市場化的創新機制,創業板的建立和持續發展,將促進創業投資良性循環,形成促使資本、資源和其他創新要素向具有競爭力的企業積聚的長效機制,同時推出創業板市場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投資選擇,有助于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體系,有利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更好的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
二、要充分借鑒國際經驗、教訓,促進創業板的平穩推出和可持續發展
創業板的推出是我國主動適應經濟形勢和市場發展需要的一項戰略舉措,但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在新興加轉軌的市場環境中,建設創業板市場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必須認真分析和正確認識創業板的特點和風險規模,充分借鑒國際經驗和教訓,與我國經濟和市場環境情況相結合,不斷探索和豐富創業板市場建設的時間,為創業板市場平穩推出和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保證。
一是要認真汲取國際創業板市場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在各個國家和地區創業板市場發展的過程當中,一些較為成功的市場運作較為規范,功能發揮較好,籌資能力較強流動性較高,其主要經驗包括,市場建設要適應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需要,創業板作為板塊總體上講是金融服務的一個方式,一種模式,它所依賴的還應該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需要,如果沒有這種社會需要創業板就是空中樓閣,有這種需要才有創業板市場。要與特定的社會經濟環境相結合,建立良好的運作機制,包括準入制度,交易制度等等,確保創新經濟需求與資本的有效結合,采取嚴格的監管措施,確保市場高效運行,嚴厲打擊欺詐行為,提升市場透明度,全力維護市場秩序等等。同時,我們還清醒的看到一些市場的建設不成功,我剛才講全球有40多家搞過存在過或者現在正在運行的,但是真正發揮好的比較成功的市場并不多。一些市場建設并不成功未能夠將創業板市場發展與本國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內在需求結合起來,主要包括當地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足,上市資源匱乏,盲目降低上市門檻,甚至對公司的盈利能力、資產規模不做具體規定和要求,導致大量的垃圾公司進入市場,這樣就影響了市場的整體質量,監管不夠嚴格,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不斷發生,嚴重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交易不活躍,市場對投入者的吸引力減弱,退市制度不夠嚴格,難以實現優勝劣汰等等。這些經驗與教訓都值得我們認真汲取與借鑒。
二是要充分認識創業板市場的投資風險。從國際創業板市場發展來看,創業板以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市場具有較大的活力,但是創業板市場與主板市場相比創業板市場風險相對較高,首先創業板市場企業大部分處于成長期,成長性是創業板企業的特色,但是成長性企業也具有業績不穩定特點,經營模式和盈利能力還有待于時間的檢驗,對新技術新模式的探索還存在不確定性,上市公司面臨一定的經營風險,不少企業甚至存在失敗和退市的可能。其次,創業板企業的經營模式、運作管理和市場營銷方式比較特殊,部分公司股權結構不穩定,公司治理不完善,有的還存在對單一客戶技術和專業人員的依賴,經營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相對低于主板市場。再次創業板企業成立時間較短,股本規模較小,抵御市場風險和行業風險能力較弱,面臨市場操縱、炒作可能性比較高,對此都應該予以高度的重視和關注。創業板市場我前面講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促進我們國家國民經濟發展,對于促進就業都有非常重要意義,同時創業板市場和主板市場不一樣,確實有它的特色,有它不同的風險,對這點也應該有充分的認識,有充分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