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億美元“藏寶圖”
孫正義被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們當做財神,但他也有自己尋找寶藏的“秘訣”。
孫曾經說過,在投資一個領域或者地區的企業時,可以先找一個有“藏寶圖”作用的企業,然后再通過它尋找更大的寶藏。
“在當年進入美國信息領域時,我就先投資了美國最大的電子出版公司Ziff-Davis.因為他們對信息產業做了很多研究,有互聯網領域最詳細的信息。我投資了50億美元來控股Ziff-Davis和Comdex以及其他相關公司,這50億就是用來是買藏寶圖的錢!
在中國,或許這張藏寶圖就是阿里巴巴。由于網商的身份,阿里巴巴對于許多公司的情況都很了解,這也有助于軟銀更快的熟悉投資對象。
專注和耐心
有一本關于孫正義的傳記,名字叫《飛得更高》,雖然內容并不深刻,但卻很好的描述了孫正義性格上的一種優勢,這種優勢或許也是他在遇到困難時能夠最終挺過去的重要原因。
2000年-2005年間,孫正義因投資互聯網而遭遇其投資生涯當中最大的困局。而現在,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也正經歷著少有的“冬天”。
“除了政府的扶持之外,中小企業還是要靠自己來渡過難關。企業家要有足夠的熱情,要足夠專注于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當然也要有耐心。”事實上,孫正義當年也是依靠著專注和耐心渡過了自己的難關。
2000年底,美國《福布斯》雜志將孫正義評為2000年度風云人物,但同時也對他提出了質疑,認為孫正義對互聯網進行的一系列投資有可能無法產生利潤。
那年開始,軟銀的市值開始下跌,盈利大幅下降,當時有專家評論認為軟銀的投資進行得太匆忙,卻無法證明它的經營能產生利潤。
當時的孫正義對自己的投資仍然抱有信心,他還堅持認為今后3到5年里,人們將理解他的做法,他還表示,在那之后的幾年內會在中國投資200家互聯網企業,總投資額將達到或超過10億美元。他稱:“我認為在21世紀,中國會占我們成功率的30%至40%.”
事實上孫正義也做到了,“目前我已經投資了800多家互聯網企業,其中有700多家是盈利的,而中國企業占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