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賭服輸讓創始人失企業控制權
近日,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以144.25港元/股的價格出售500萬股騰訊股份,套現7億港幣,而騰訊最近股價為187.3港元。在今年4月,馬化騰也以67.8港元/股的價格向投行出售200萬股,彼時騰訊股價為195.2港元。
業內認為馬化騰與投行簽訂的“對賭”協議賭輸了,騰訊方面表示這是馬化騰的個人財務安排。事實上,包括蒙牛、永樂、碧桂園等知名企業都曾與投行簽訂過對賭,更有企業家因此賠掉了整個企業。如何既能拿到投資方的錢又能較好地規避對賭風險,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對賭現狀
多家企業對賭失敗
業內認為,馬化騰幾次賣股票都少賺很多錢,其實都緣于其參與的一款金融衍生品對賭合約,即馬化騰與投資銀行約定一定期限后以某個高于現時股價的價格賣出股份,鎖定收益,由投行承擔股價下跌損失和上漲收益。更多的對賭則是出現在企業之間,如騰訊利用對賭成功收購深圳網域。
對賭協議是指融資方與投資方之間對于未來公司某方面情況的約定,比如對公司未來的財務業績、具體的上市時間等等。如果被投資方在期限內達成約定的目標,投資方可能提供現金、股權等獎勵,否則就要“愿賭服輸”賠償投資方。
最常見的是雙方對企業未來數年的營收、凈利潤等財務指標增長進行約定。2003年,蒙牛乳業與投行簽訂的協議是,如果2004年至2006年蒙牛業績的復合增長率低于50%,蒙牛管理層就向外資方賠償7800萬股蒙牛股票,或以等值現金代價支付;如果達成,外方則要贈予蒙牛管理團隊高額股票獎勵。
2005年,雨潤食品也與投行簽訂當年盈利能否達到2.59億元的對賭協議。
由于對賭協議可能造成企業股權和資金的重大變動,可能影響投資者利益,目前對賭協議在國內還不太被監管部門認可,一些企業也是先清理了相關的對賭協議才申請在國內上市。
對賭問題
四問題困擾簽協議的企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