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背景下,凡客誠品成了重量級的出頭鳥。
媒體上、同行飯局上的“凡客危機”,忽然之間就鋪天蓋地。
北京市工商管理局的凡客誠品過去三年財務數據顯示,凡客誠品2008年到2010年的銷售收入約為1.2億、3億、12億元,這個數據和之前陳年的公開說法有所出入,但可以看出凡客誠品的成長性的確驚人。
從這些數據亦可以看出,凡客誠品過去三年虧損了2.5億元人民幣左右,凡客誠品的毛利率維持在40%上下,2010年利潤率為-14.67%。
進入2011年后,陳年曾對媒體宣稱2011年的銷售收入目標是100億。有陳年的投資人私下無奈地說,“人都有頭腦發熱的時候,我們其實沒有給過他壓力。”
記者獲悉,凡客誠品去年(新浪科技注:應為2011年)前三季的銷售收入為20億元,去年(應為2011年)預計銷售額為32億元。隨著品類的擴充,凡客誠品碰到一個麻煩:庫存顯著增加。
前述接近陳年的人士告訴記者,凡客誠品去年8、9月份間的庫存過高,但隨后在一些促銷手段后,凡客誠品的庫存又恢復正常水平。但低價促銷的惡果是:凡客誠品的利潤率開始下滑。2011年,凡客誠品的利潤率開始逼近-20%。
綜上可知,凡客誠品去年(應為2011年)的虧損額,大約為6億元。
要盈利還是要速度?
一位外資投行人士告訴記者,凡客誠品四季度最終放棄上市,背后的原因是,對資本市場給出的估值不滿意。他認為,凡客誠品IPO是沒有問題的,關鍵看陳年和投資人是否愿意接受較低的估值。
如前面所說,凡客誠品F輪估值是32億美元。正常情況下,IPO時的估值應該高于這一數字,否則最后一輪投資者就虧了。目前的美國資本市場,甚至再等上一年,凡客誠品都難以在這個價位IPO。
此時的陳年和凡客誠品,處于一個十字路口:是砍營銷費用,放慢增速減小虧損,還是繼續高舉高打沖銷售額?之前幾年中,VC們在投電商時,決定投與否、估值幾何等跟企業家對賭的標的,幾乎是以銷售額為綱。現在,邏輯是否轉變呢?
2011年12月30日,陳年接受記者采訪時,拒絕回答此問題,只表示未來凡客誠品的策略是“穩中求進”。
前述接近陳年的人士亦告訴記者:“陳年未來一年的策略,我認為還是以穩健為主。”
穩健為主背后的意思是,今年的凡客誠品,將放慢增速。
工商資料顯示,凡客誠品在2008年的銷售費用約為9300萬——而凡客誠品那一年的收入,不過1.2億元。陳年把那一年的收入近八成都交給了互聯網廣告商,且還得靠他妙手偶得的“凡客體”,才得以短暫時間內,讓普通網民記住“凡客”。
到2010年,凡客誠品的營業費用為5.39億,這其中銷售費用可能超過4億,銷售費用占到凡客誠品收入的1/3強。
某種程度上,這是電商的邏輯——投入的是廣告,“擠”出的是銷售額。
到2011年,業內曾傳過一種說法,凡客誠品這一年的銷售費用高達10億。前述接近陳年的人士告訴記者,真實的費用遠沒這么多。他認為,現在凡客誠品的回頭客非常多,“2010年,凡客持平的機會不是沒有,就算不持平也可以做到虧損很少。”
這一說法,和一位知名電商高管的看法吻合,他認為:凡客誠品只要砍營銷費用,應該就是能打平的。因為以凡客今日的銷售額,意味著每個月有2萬多人次在凡客購物,凡客賣的是衣服,會有很多回頭客,這樣足以支撐凡客誠品的銷售收入。
而陳年的說法是,“不用砍營銷費用,也可以不虧損。因為凡客在成長。”
這句話背后的意思應該是,凡客誠品不用降低營銷費用的絕對額。但隨著凡客銷售收入的擴大,營銷費用只要不增長,那其占總收入的比例自然會降低。,但記者獲知,凡客誠品現在還是由陳年領導的管理層在決策,VC們不會太多干涉陳年的決策。對此,陳年并不否認,他說:“資本方給了我足夠的信任和支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