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轉戰農業項目
據記者了解,以達晨創投、深創投、合眾資本等為首的一批創投企業,目前正在轉向農業項目。
而素以“短平快”之稱的VC/PE為何轉向了投資周期長的農業項目呢?之前,達晨創投的合伙人傅哲寬曾經在采訪中表示,農業的財務效應是吸引投資的關鍵。不僅如此,由于新興產業、消費服務等熱門領域投資競爭的激烈、以及投資空間的飽和,資本必將流向相對冷門的領域,農業領域就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達晨投資農業的時間較早,而且是作為戰略行業來做的。福建圣農是公司做的第一個農業項目。通過保薦人推薦,達晨找到這個項目。從2007年1月到2007年底我們投資了兩輪,一共注資4600萬元。當時對它的估值是8倍左右,這是當時達晨投的三個項目中,所投資金量最大的。到2007年底,它的利潤增長了3倍,凈利潤從5000萬元增長到1.5億元。
“資本市場嗅覺顯然更加敏銳。2006年以來,包括KKR、凱雷投資、黑石集團等在內的外資私募股權基金(PE)紛紛投資中國農業。僅黑石領軍財團投資的壽光農品園,涉及金額就高達6億美元。扎根本土的投資機構也同樣青睞農業,鼎暉、弘毅旗下美元基金或人民幣基金,以及達晨、深創投、天圖創投等人民幣創投基金,均有多起農業領域投資案例披露。”有資深創投人士表示。
雖然如此,但是上述資深創投人士還表示,其時農業項目的風險依然很大。“農業企業有很多不規范,比如財務上就需要規范。投資最快的是產業鏈最后端的。因為農業的早期項目風險比較大,除了那些技術性的公司,生物、農藥、肥料等做起來爆發力不錯,但是種植養殖的項目做早期的太難,風險太大。投資農業沒有太多門檻,行業經驗的積累很重要。其他的門檻好像也看不到,資金量大的有大的做法,小的有小的做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