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化管理
組建天使正規軍,個性化很強的天使投資走上機構化管理的道路,背后其實有著更深層的原因。
清科研究中心的觀點是,鑒于中國目前投資的膨脹度,下一階段競爭的優劣將聚焦于投后管理方面。而這恰恰正是天使投資人的弱勢之處。而在張永漢看來,雖然天使投資群體已成氣候,但以個人為單位的天使投資人由于投資項目的數量諸多,往往對于后續項目的發展沒有時間精力去管理。
通常而言,每個創業項目都有各自的短板,在獲得資金的同時,也亟須體系化的輔導和幫助。“天使投資更適合用機構的方式去做,這樣可以給到創業早期的企業更多的幫助。”包凡認為,雖然目前知名的天使投資人都已有成功的投資案例,但對于長期運營的基金來說,要真正做好市場,使之朝著良性可循環的方向發展,機構化是比較理想的模式。
與其有著相似觀點的泰山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陳亮表示,給企業投錢是次要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價值,而如何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后續增值服務、幫助企業走向成功才是機構化天使最關鍵的價值所在。
目前,張永漢的計劃就是聚攏所有的資源去幫助創業者,不僅提供資金,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比如針對初創企業的戰略、方向、管理、團隊的組建以及社會資源的對接整合等等。
“一個團隊的經驗及其對企業的幫助遠遠超過個人的能力。在一個團隊的運作下,各方面的專業化人才會在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為企業提供所需的幫助。”張永漢說,“透過這個社會化資源網絡,企業可借助這個平臺來提高創業成功的幾率。”
然而,也有投資人對機構化天使持不同的意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資人向記者表示,天使投資其實是民間的投資行為,最好不要機構化運作,否則很容易會界限模糊,成為早期投資的VC,相反不利于行業產業鏈的發展。
國家科技部科研條件與財務司副巡視員鄧天佐曾在公開場合直言不諱地指出,國內并不缺乏后段的贏利基金,相反創業企業最急需的是種子資金。“在大量科技資源里面真正能形成科技種子的企業并不多,能否順暢地生根發芽長葉固然有其客觀自身的規律,但如果有人愿意在這塊沃土上沉下心耕耘,發現良種并加以精心地呵護和培育,這些優良的 種苗 就能健康成長。”或許這才是機構天使的真正價值所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